㈢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曹宗胜的问题

  ㈢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它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

  ㈢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它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有了关于“节气”的记载。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它们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了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这样,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人们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生存能力明显增强,自然时间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也相对减少。二十四节气对现代人而言,又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比如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等习俗;再如冬至也叫“冬节”,很多地方的人们除了祭祀祖先外,还会穿上新衣,全家团聚,置酒备筵,以示庆贺。这些活动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不绝。

  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时间文化”。它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国人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例如中医的季节用药习惯与治疗方式,日常饮食生活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它的影响力,增强对它的保护力度,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文化部等单位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政府将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区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早在西汉时期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完整记载。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的体现。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白露、寒露、霜降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2)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判断链接材料中描写的景象属于哪个节气,并陈述理由。

  【链接材料】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遮映:掩盖,遮蔽).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节日坊市卖稠饧(稠饧:chóu xíng,一种厚的饴糖)、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旌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选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3)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将 “二十四节气”申遗。

1回答
2020-05-18 06:3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安士杰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材料一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可知,中国人制定二十四节气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并没有要改造的意思,故选C.

  (2)本题考查从文本中筛选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提到在清明节会有扫墓、踏青和插花戴柳的习俗.【链接材料】里“芳树”“杨柳杂花”“梨花”“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描绘了春天郊游踏青的场景;“皆出城上坟”印证了扫墓的习俗,可知材料二中的节气是清明.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它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可得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有了关于“节气”的记载“可得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二中的“它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国人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可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人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材料三中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它的影响力,增强对它的保护力度“可得有助于扩大影响,加强保护度.据此分析可作答.

  答案:

  (1)C(2分)

  (2)清明(节).【材料二】中提到在清明节会有扫墓、踏青和插花戴柳的习俗.【链接材料】里“芳树”“杨柳杂花”“梨花”“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描绘了春天郊游踏青的场景;“皆出城上坟”印证了扫墓的习俗.(判断(1分),结合【材料二】(1分),结合【链接材料】(1分),共3分)

  (3)①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②历史悠久.③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④有助于扩大影响力,增强保护力度.(每个要点(1分),共4分)

2020-05-18 06:35:0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