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杜亚娟的问题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为警世之为,而忍为推波助澜者,亦有之矣。”

  (1)根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并分析其作用。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2)结合所学,为拿破仑的观点提供依据。

  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认为“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认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主张政府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3)结合所学,指出上述两种经济主张的区别,并分别说明这两种经济主张的背景。

  1915~1923年1938~1945年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4)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出现上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

1回答
2020-05-18 17:2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冯垛生

  (1)第一小问的现象,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可知,现象是小说流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欢.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小说的盛行促进了印刷业和出版业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下层群众起...

2020-05-18 17:28: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