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习方法?
高考学习方法,高考怎么复习,有么有好的学习方法?
高考学习方法?
高考学习方法,高考怎么复习,有么有好的学习方法?
第一轮复习是将书本知识点“由薄到厚”的串联阶段,而二轮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提炼阶段,考生要注重方法的提高和思想的提炼。抓好“二模”前的黄金复习阶段可以让自己的成绩再上一个台阶。在“一模”后、“二模”前的复习阶段,考生要强化提升各学科各模块的应用能力,将高考的知识点“互补”全面。 首先,学生还是要针对薄弱点多做题。如果掌握得不错,就做别的部分。如果感觉时间紧张的时候,要大量看题。比如有一些题目比较难,就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解决不出来,就看参考答案。如果能看明白参考答案并记住,那么这个问题才算过关。 其次,要大量地重复做错过的题目。错过的题目一定是你的薄弱环节,这很重要。最后,一定要注意总结,提炼思想。应该用脑子或简单地用纸笔把所要记忆的内容树状地写出来,哪有空白或不足就攻克哪里。要通过多次自我测试和总结来发现薄弱点。 QQ群:205232774 欢迎大家一起进群探讨高考学习问题。
要想更好的备战高考,要做到知识运用熟练、题型归纳全面、时间把握合理、解题方法巧妙。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平时训练题的质量直接起决定这些。那么平时要做什么样的题目呢?举几个科目的例子,文科政治;理科生物(高考方向)。 文科政治部分: 解答题方面:有六种大的模块知识,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式,总结如下: 1. 关注民生类题型 内容(加强社会保障健全安全机制、十二五规划的内容、物价上涨问题、就业问题、维护正义公平) 2. 经济发展类题型 内容(楼市调控、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文化相关类题型 内容(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道德、北京精神、教育事业与文化发展) 4. 民主政治以及党建类题型 内容(当成立90周年、建设责任政府、公民政治参与、完善民主政治) 5. 民族团结与统筹区域发展 内容(西藏成立60周年,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地域经济发展) 6. 人与自然关系、对外开放与国际活动、选考内容中经济学常识等等相关的题型。 地理部分:1。区位条件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有: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评价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 2。分布规律应用型解答题 题型有: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应用、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结合版块分布解释地理问题。 3。区域综合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有: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球的基础知识、以区域为基础考查地理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对比两地区域特征的异同、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基本技能型解答题 题型有: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图基本要素、以图表为载体考查统计和计算、设计研究性情境考查实践技能。 5。与现实问题综合的解答题 题型有:提供新材料考查循环经济、创设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讨区域环境以及整治措施、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热点问题考查,例如北京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理科化学部分: 1、化学基本理论综合类型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问题 化学平衡与能量综合考查 电离平衡与电化学综合考查 2、实验知识探究型 化工工艺流程分析型 实验设计与评价探究型 化学原理评价与探究型 物质性质评价与探究型 定量实验分析型 3、无机综合应用性 与离子反应结合的综合型 与元素周期以及化合物结合的推断型 元素性质与化学反应原理结合 4、有机化学推断 根据物质结构和性质与所给定的信息推断 限定原料合成 根据有机特征反应类型推断 四、一模备考策略 1. 注意时间分配 2. 以平常心对待 3. 针对性的训练,特别是对审题方面 4. 一模不是全部,不能一味的依靠一模分数来报志愿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计划总是实施不了,一方面是眼高手低的原因,一方面只注重量的积累,没有注重质的积累。直接导致一些计划不合理或者失效。计划不合理,或者失效,说明很多的时间意味着被浪费掉。 1. 衡量计划是否科学的指标:把最清醒的时间留给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2. 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1) 不贪多,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把能安排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这样一来,导致主次不分,身心疲惫。 (2) 分清楚主次,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 (3) 以高考要求为主线。 (4) 计划便于马上执行 (5) 通过实践来检验计划的合理性,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