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氧气装入集气瓶-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田宏奇的问题

  如何将氧气装入集气瓶

  如何将氧气装入集气瓶

1回答
2020-05-21 01:3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汪栋

  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碳+氧气

  2.药品:高锰酸钾

  3.仪器: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胶塞,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药匙

  4.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茶:检查装置气密性

  庄:装入药品,塞紧胶塞

  定:固定装置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收:收集气体

  利:收集完毕后,将导管从水槽中撤离出去

  息:熄灭酒精灯

  5.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

  6.验满方法:1.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7.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

  8.注意问题:1.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球(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的粉末进入导管)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管中冷凝的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导致炸裂)

  3.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撤出来,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回热的试管底部,炸裂)

  4.盛氧气的集气瓶应该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

  实验氧气的获得

  实验设计思想:

  1.通过实验室制取气体原料、条件等的选择,了解物质实验室制法与工业制法的不同要求.

  2.通过实验掌握部分基本实验操作,包括气密性检验、物质加热、气体收集等.

  实验原理:

  实验室主要利用含氧化合物的分解来获得氧气,使用较多的含氧化合物是高锰酸钾和双氧水.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双氧水水+氧气

  实验目的:

  使学生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知道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对催化剂的作用有一定了解.

  实验用品: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橡皮塞的导管、集气瓶、水槽

  高锰酸钾、棉花

  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锥形瓶、分液漏斗、带橡皮塞的导管、集气瓶、水槽

  10%左右的双氧水、二氧化锰

  实验步骤: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和结论

  按图装配好仪器,检查气密性.

  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

  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棉花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瓶口向上不易扩散

  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

  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和结论

  装配好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在实验室中需用一定量氧气时,可使用如图的装置,过氧化氢水溶液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补充.

  在锥形瓶中装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塞好塞子.在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双氧水.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双氧水逐滴加入锥形瓶中锥形瓶内溶液中出现大量气泡,同时放出热量

  双氧水水+氧气

  氧气也可以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一段时间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盖好玻璃片,正放在实验桌上.继续收集第二瓶.

  如果木条复燃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实验点拨:

  1.原理拓展

  催化剂的作用

  在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要用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催化剂是指那些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就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两种制取氧气方法的比较

  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制取氧气各有特点.高锰酸钾是固体,相对容易保存;双氧水是液体,易分解,不宜久置.但是用高锰酸钾需要加热,而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非常迅速,不需加热.

  2.成功关键

  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

  高锰酸钾不要紧紧地堆放在试管底部,要平铺在试管中;开始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将灯焰放在靠试管口一端有药品的地方加热,并随着反应的进行和需氧气量的多少,将灯焰向试管底的方向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率和数量.

  双氧水的浓度

  市售的双氧水一般有两种浓度,一种是30%左右的浓溶液,一种是3%的稀溶液.制取氧气比较适宜的浓度在10%左右.太稀反应慢,收集时间较久.双氧水太浓反应过于剧烈,放热多,会造成收集的氧气中水蒸气过多.

  3.注意事项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顺序要先下后上,从左至右装配仪器.并注意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管口的1/4)左右处,试管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理和装入固体试剂?

  加入高锰酸钾,并使之倾斜地铺在管底,不要让它堆积在底部.

  (3)为什么要稍向下倾?

  因加热时药品里所含的湿气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炸裂.

  (4)为什么气泡刚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开始加热时排出的主要是空气,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才是氧气,这时才能进行收集.

2020-05-21 01:33:2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