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改怎么提高 -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不懂得的问题

  高考文综改怎么提高

  老师,您好!我是2012广东文科考生,刚刚结束了一模,语数英三科总分00多分,但文综只有170,政治历史地理每科都50、60多,这严重拉了我的后腿,我不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文综的学习计划,特别是对于地理的学习。本人对于地理兴趣不高,剩下70多天就高考了,我想问问老师关于文综的学习有什么思路,是否可以为我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或者提供一个别人的学习计划样本供我参考一下也行。谢谢!

4回答
2016-06-03 03:3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shumu留学

  姘存湪鐣欏锛屾垜涓嶇煡閬撲綘浠繖鏍风殑鐢ㄦ剰鏄粈涔堬紵鍦╭q涓婇粦浜嗘垜浠紝鑰屼笖娌℃湁涓€涓娉曪紝闅鹃亾涓€娆℃鐨勬楠楁垜浠繖浜涘彲鎬滅殑瀛︾敓鍚楋紵杩樿浣犱滑琚瘎涓轰粈涔堜紭绉€鏁欒偛鏈烘瀯锛熼毦閬撲互杩欐牱鐨勬柟寮忓幓璋嬪埄浠ヨ揪鍒扮洰鐨勪簡锛熸垜甯屾湜鏃犺鎬庝箞鏍凤紝浣犱滑搴旇缁欎釜璇存硶鎴戜滑锛屾渶璧风爜锛屼拱杩囦綘浠瓟妗堟垨鑰呭悓鎰忚繕鍒嗙殑瀛︾敓锛宷q鏄綘浠笉搴旇榛戝埆浜虹殑锛屾崲涓€濈淮锛屽鏋滀綘浠槸瀛︾敓锛屽埆浜虹敤鍚屾牱鐨勬墜娈靛浣犱滑锛岃闂綘浠績鎯呬細鎬庝箞鏍峰憿锛?

2016-06-06 16:11:27
mumuqi1985

  政治高考第二轮复习不仅需要计划、方法和解题思路,最最首要的问题是调整心态,摒弃积极或消极评价带来的各种影响,懂得有竞争就有胜负,从自己现有的成绩中找到造成自身成败的主客观原因,再认真分析这些因素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必须舍弃。尤其是对于那些已取得高分和已得到自主考试预录取的学生,务必保持平常心,再接再厉;一些暂时未考好的同学切记总结得失,理顺心情,看到自己的进步,在平时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上狠下功夫。 政治高考第二轮复习还要“三抓”。 一抓考纲。每年的考纲中都有基本面和变化点。我们应仔细研究新考纲的要求,看到每个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懂得不同要求在高考中的体现程度。例如,考纲中将学习水平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识记”要求我们准确记忆、再现概念和原理;“理解”要求我们懂得知识、原理的内涵与实质,能在答题时灵活运用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基本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运用”的往往是对人们实践有重要意义的知识,如“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后两者知识都可能出现在分析说明题和论述题中。 二抓专题。第二轮复习最怕拿教材重读一遍,而是应该侧重于梳理和归纳。要在两方面下功夫:第一、纵向理顺,任何一个考点都要搞清含义、特点、内容、意义等知识点;第二、横向梳理,政治高考是三大部分与时政的结合,打破和整合三块六本教材,是专题复习的根本。如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哲学中都有“科学发展观”,都包括了“以人为本”、“发展”等,时政中有哪些与这些知识相关?比如: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这里的文化体制可以结合的知识包括: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正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我们可以结合时政,以重要原理为落脚点,整理并归纳出学科知识,组合成一个个专题,提高专题复习的效率。 三抓规范。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内在科学性,通过有序的文字或数字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近年的高考更加重视学生这方面的表现。因此,在这一轮的复习中,应针对两个方面加强训练。一是文字和数字的规范书写,以避免卷面书写问题考验阅卷者的视觉,甚至失去应得的分数;二是文字表达方式,尽量做到表述简练、有逻辑层次、观点鲜明以及举例恰当。遇到表格题,训练中务必做到:利用题目,反复练习——数据反映的现象、发展趋势、造成的原因、体现的实质和意义,掌握对数据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对数据现象和实质、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和理解。举一反三,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字组织、书写能力。 除此之外,高考模拟试题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于检测和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确保没有知识盲点、思维乱点和表达缺点,但并不必以多为佳。

2016-06-03 10:06:28
mumuqi1985

  2012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巩固第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提高考试大纲要求的阅读、提炼、概括、分析、比较、迁移、阐述、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文综考试的要求。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二、复习措施 1、深入研究考纲及近年高考题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增强复习的实效。 2、合理划分好专题。专题的划分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3、备课组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专题复习应集全组之力,集体备课,各位老师应对照自己的任务安排,认真备课,在上课前三天拿出教案和试题。同时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 4、实施分层教学。A、B层次班级要求复习完全部专题,并且在A层次创新各种形式,加大培尖力度。C层次主要是让学生多看教材,扎扎实实搞完第一轮复习,选取几个重点专题讲述。 5、提高课堂效率,杜绝“满堂灌”。专题的知识梳理,不能由老师包办,要求学生紧扣教材,在老师的布置下,课前或课堂上完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规律性问题,得出结论,从而使基础巩固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6、加强综合备课组活动。在热点专题探讨、文综考试组题、学生情况分析、综合考试方法等方面加强与政治、地理备课组的合作。 7、加强文综考试方法的指导。 8、练习、考试合理安排。要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练习、考试的效果。 9、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缓解学生压力,营造轻松、愉快 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 三、时间安排 3月26日——5月15日学科内专题复习 5月15日——5月20日热点专题复习 5月20日——6月初查缺补漏

2016-06-08 05:43:04
mumuqi1985

  我下面就分科目来给你说一下二模开始前这个阶段的复习: 相比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全面扫描基础上的提高和深化。一方面时间较短,总计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另一方面,复习任务很重,既要巩固还要提高。因此复习中采用合理的技巧和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须做到、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以课本为本,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则以专题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则,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理与文科综合的关系 贯彻“重单科复习、少跨学科综合”的原则,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文综卷命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就是政史地知识的拼盘。因此文综复习必须坚持抓好单科的复习。当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宜的文综训练,显得很有必要,主要是训练学生做文综试题的感觉。试卷的长度、难度、时间等要切近高考。 3.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骨架,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有序地附着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上,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促进理解记忆,加强地理学科自身知识的贯通,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意识,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同时,也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绝不能含糊。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 4.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地理复习中要牢牢地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基础、关键。热点问题只是试题的背景材料,是试题的“切入点”。高考命题中可用于设置的情景材料、背景材料极为广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可立足于学科知识,适当关注、思考热点问题,切忌刻意地去追逐热点。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能和中学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有机结合的热点事件;二是长期的热点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 5、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学科基础知识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高考试题的常规武器,也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高考理念,它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依托,是决胜高考的支撑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型,考生会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好像现在高考重能力轻知识。其实高考命题立意的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考生具有更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从一轮考试结果看,考试出错的,还往往是在看似简单的基础知识上。如果我们不能跳出这一认识误区,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应考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善于提炼主干知识,挖掘、整理、归纳,同时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网络。同时加强运用原理和规律解决区域中实际问题的训练。 6、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经过一轮比较细致全面的复习,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充实,但没有经过系统地分类整理,要用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却调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专题复习,有助于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使考生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准确快捷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7、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巧妙,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①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③加强学科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考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等)。 8、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城市、资源、劳力、市场、技术、政策、文化等)间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和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同时要加强地理阅读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练。在二轮复习时还要安排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专题。总结常用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正确方法,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认真观察、填绘、阅读、分析图表,形成空间概念,提高再认区域地图和读析图表的能力。

2016-06-06 20:38:5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