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著信的问题

  (三)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千秋家国梦百年翰墨韵秋蕾蒋思豫先生在百岁时写下诗句以为纪念:“少年贫笈弃家乡,煮鹤焚琴六月霜。唾面自干

  (三)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千秋家国梦 百年翰墨韵

  秋蕾 蒋思豫先生在百岁时写下诗句以为纪念:“少年贫笈弃家乡,煮鹤焚琴六月霜。唾面自干腰不折,尘颜含笑看洛桑”。他还写有“士气峥嵘焉可侮,骨头如鼓作铜声”等联句。其诗其辞,也是老人百年人生,风骨铮铮的生动写照。

  1914年的春天,中国大地风起云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星火渐呈燎原之势。宜兴和桥,秀美的江南古镇。蒋思豫,就出生在这里。蒋姓是宜兴的大姓,蒋思豫的祖辈显赫不凡。蒋思豫的父亲也是饱读诗书、精于书法。蒋思豫从小便酷爱书法,读小学时临摹柳公权的书法习作便已名列学校第一。

  1937年抗战爆发后,受过良好教育的蒋思豫加入了救国行列,先后在武汉、太原等抗战前线工作,还曾与周恩来、连战的父亲连震东在一个大院共事。抗战期间,蒋思豫还身兼《中国青年》编辑,并在《益世报》等担任记者和特约撰稿人,亲身经历了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有一次在重庆工作时,遇到日军飞机空袭,因为来不及躲避,两位同事被炸身亡,他们倒下的地方与蒋思豫只相距数米。那时候,蒋思豫的心中便存有一个和平与宁静的梦,哪怕完成这个梦要耗费一生,他也在所不惜、追求不止。战事紧迫,生命朝不保夕,蒋思豫依然挥毫不断,并利用机会向在重庆的沈尹默、伍蠡甫等书法大家请教,更与潘伯鹰、傅抱石频繁往来,切磋书艺。

  当年在复旦学习期间,他非常景仰于右任先生的道德文章和书法成就,将于右任编著的《标准草书》随身带了近十年,临习不断,立志端正书品,传承右公书法心得。蒋思豫的品行、书艺得到于右任的认可,经于右任外甥周伯敏的推荐,他有幸成为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1947年7月的一天,在南京于右任长子于望德府邸中,33岁的蒋思豫恭恭敬敬地向这位著名的“当代草圣”,磕头行拜师礼。于先生忙拉他起身说:“行个鞠躬礼就行啦!”就这样,蒋思豫得到右公的悉心指导,并渐渐形成了朴茂厚实、简洁凝练、运转持重又大气磅礴的草书风格。

  1976年,蒋思豫回到夫人的故乡--宁波镇海,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在这近40年的时光里,蒋思豫将对书法的热爱发挥得淋漓尽致,与书法为伴的宁静岁月,让老人感到无比幸福。他经常对子女们说:“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巨大精神财富,延绵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决不能在吾辈手上中断。

  蒋思豫一生研习“于体”,其草书直追于公笔韵。他还写下洋洋万言的《论于右任标准草书》一至三论,为“于体”书法传承作出了理论贡献。他的篆隶各体,也均有不俗功力:篆书质朴凝练、格调高古;隶书结字工稳、平实古雅。胸襟的开阔与心气的平和,在老人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蒋思豫发挥毕生所学,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胡茂伟拜访蒋先生之前,先看到了蒋先生的一篇文章。蒋先生在文中批评了现在书风浮夸,书坛名家大师满天飞,都把自己捧得很高。书法进门容易深入难,要成名成家谈何容易,书法不是刘翔跑一百米栏,一下子就过去了,书法是马拉松,它要你用一辈子的精力去追求。“这应该是个超拔的长者,绝不会流俗。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关于蒋思豫老先生的印象,很有风骨,如同于体草而不乱,奇而中正的书风,个性卓然,而不失端直。”

  蒋思豫在艺术上认真计较,但为人处世上却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在镇海区的一个老小区巷子里,一间二室一厅六十平方米的旧楼房,就是蒋思豫与夫人徐敏蕾的住所。家什是旧样子,墙面有些泛黄,门板十分轻薄,有一些房间仅用旧棉布当门帘。但眼前这两位老人的风采却让这间简陋狭小的屋子增添了活力与温馨。蒋思豫几乎足不出户,曾给自己立下四条誓言:一不参加任何书画组织;二不举办个人书画展览;三不收受学生;四不出书画册集。

  蒋思豫的人生在沧桑百年中历经坎坷,始终陪伴老先生的是他最钟爱的笔墨。唯有这件最珍贵的东西,没有在千般风雨中丢失。可以说,书法是蒋思豫一生的主调。

  (节选自《宜兴日报》)

  【相关链接】

  蒋思豫认为,目前书法界以丑、怪为革新,不问字源、字形自作“改良”,殊不知违悖书道,是一极大的陋弊。书法一门,要深研前人的法度,杜绝错字,别字。蒋思豫可以说是身体力行,甚至向权威挑战。十年前,北京的《团结报》副刊有个“大雅篇”的专栏题签,是启功先生的手笔。启老是当代书坛的领袖。可他那“雅”字的“牙”旁左撇回踢,牙的上面又分不清而变成了“稚”字。经年却无人提出疑义。蒋老为此提出矫误的意见,寄信于《团结报》责任编辑。不日收到了他们的致谢复函,并附五元钱的稿费。他们将启老的题字撤换,由北京名家萧劳先生重写正名。

  (王宣民《

1回答
2020-05-20 18:1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蔡子亮

  (1)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B.“蒋思豫读大学期间…成为先生的入室弟子”错,文章第四段文字表明,成为于右任先生的弟子并非在读大学期间.

  C.“尤其是篆书质朴凝练、格调高古,隶书结字工稳、平实古雅,最为出色”错,文章第四段“形成了朴茂厚实、简洁凝练、运转持重又大气磅礴的草书风格”,第六段的“蒋思豫一生研习“于体”,其草书直追于公笔韵”和“他的篆隶各体,也均有不俗功力”表明,蒋思豫的草书最为出色.

  D.“全面再现”不准确,文章只是截取片段,“全面”夸张失实.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找准区位,选取关键的此句分条作答,答题关键词“书法是蒋思豫医生的主调”,该题的答题区域在文章③④⑤⑥⑨段,注意对文段进行切分,提取关键词语加以总结,形成答案.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本题可从“抗战时积极加入救国行列,身兼数职为国效力,新春和平之梦;蒋思豫自嘲是一个“一生无所作为的糟老头”,认为对待人生“何不笑看烟霞,落得一身轻松”.他与夫人住的旧楼房,家具老样,墙面泛黄,房屋简陋,狭小,却充满活力与温馨.“热爱书法,端正书评,书法功力不俗,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为书法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1)A

  (2)①幼年时受父亲影响,酷爱书法.

  ②战乱期间,挥毫不断,拜访名家,切磋技艺.

  ③复旦学习期间,不断临习于右任编著的《标准草书》近十年.

  ④隐居镇海40年,与书法为伴,以传承书画艺术为己任.

  (3)示例一 以身许国,家国情怀.抗战时参加救国行列,以身犯险,只为心中和平之梦.家国情怀让年轻人常怀凌云壮志,为理想而奋力拼搏.

  示例二 认真专注,刻苦钻研.以毕生精力钻研书法技艺,遍访名师,在艺术上认真计较.艺术永无止境,但用毕生精力钻研,转益多师,“难事”永远只是“有心人”的征服对象.

  示例三 淡泊名利,随遇而安.身居陋巷,家居狭小简陋,与书法为伴,不追逐名利.安贫乐道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能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

  示例四 捍卫书道,挑战权威.力矫时弊,正本清源.撰写文章批评书风浮夸等不良习气;不畏权威,指出启功先生的书写错误.当权威离真理渐行渐远时,要义无反顾地捍卫真理,这是艺术家的良知.尊重权威,但不惟权威,艺术上才有突破,科技上才有创新.

2020-05-20 18:11:4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