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功能是什么?
科学的功能是什么?
科学的功能是什么?
科学的功能是什么?
科学不外乎两大社会功能——科学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科学的物质功能,是通过科学的衍生物或副产品技术为中介而实现的.自从19世纪后期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和当代,科学变成强大的潜在生产力,并通过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成为推动物质生产的主导和加速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科学的物质功能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与民主的珠联璧合,赋予西方发达国家以新的活力,也使发展中国家看到未来的希望.科学的物质功能,不仅使科学在近代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赢得了人心所向.在现代,科学对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合作和交往等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大都取决于科学的物质功能.
然而,科学毕竟是形而上的东西,它本身的直接功能也主要在精神或心智层面.任鸿隽早就说,物质功利是科学的末流,不是科学的根源和本体——科学的本体是“形而上”之学.不要把科学看得太轻太易了.“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其他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而于知识界精神界尤有重要之关系.”萨顿也言之凿凿:科学对人类的功能决不只是能为人类带来物质上的利益,那只是它的副产品.科学最宝贵的价值不是这些而是科学的精神,是一种崭新的思想意识,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如果只把科学看作物质上的东西,那么它随时都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可怕工具.
科学为人类文化的支柱之一,具有超越功利主义的功能,即具有构成人世和人性本原的精神价值和超体意义.培根认为,科学也主宰社会和个人的精神生活,使之达到理想的境界.他把科学看作是区别文明人和野蛮人的标志,指出科学能够破除迷信和愚昧,是信仰和道德的基础,有助于塑造和完善人性.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代.例如,任鸿隽始终坚持:“今日所谓物质文明者,皆科学之枝叶,而非科学之本根.使科学之枝叶而有应用之效验,则科学之本根,愈有其应用之效验可知.”“科学发明所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理论的要比属于应用的为大且远.”萨顿的一席话很能说明问题:“科学不仅是改变物质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而且是改变精神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事实上它是如此强大而有力,以致成为革命性的力量.随着对世界和我们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的世界观也在改变.我们达到的高度越高,我们的眼界也就越宽广.它无疑是人类经验中所出现的一种最重大的改变;文明史应该以此为焦点.”
科学的精神功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我把它归结为以下几点.科学的批判功能——破除迷信和教条的功能;科学的社会功能——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科学的政治功能——促进社会民主、自由的功能;科学的文化功能——塑造世界观和智力氛围的功能;科学的认知功能——认识自然界和人本身的功能;科学的方法功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功能;科学的审美功能——给人以美感和美的愉悦的功能;科学的教育功能——训练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