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的问题实地有2个已知控制点A、B,A坐标为(50,15-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鹏涛的问题

  测量学的问题实地有2个已知控制点A、B,A坐标为(50,150)B坐标为(100,100)单位米,图纸上有一个待建屋角点P,其设计坐标为(110.35,165.50)米,若想在A控制点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测设放样,

  测量学的问题

  实地有2个已知控制点A、B,A坐标为(50,150)B坐标为(100,100)单位米,图纸上有一个待建屋角点P,其设计坐标为(110.35,165.50)米,若想在A控制点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测设放样,请解算相关测设数据(保留两位小数),并简述步骤和方法.

1回答
2020-05-20 21:2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东春

  数据计算

  已知A(X1,Y1)、B(X2,Y2),先算计算AB的象限角:

  θAB=arctan((Y2-Y1)/(X2-X1))=arctan((100-150)/(100-50))= -45°

  再根据条件将象限角θ转换为方位角α:

  因为X1-X2<0, Y1-Y2>0,αAB=θ+180° =135°

  同理计算AP的坐标方位角,αAP=75°35′45″

  计算AB到AP的拨角:θ=360°-αAB+αAP=300°35′45″

  计算AP的距离

  L =√[(X1-Xp)^2+(Y1-Yp)^2]=√[(50-110.35)^2+(150-165.5)^2] =62.308m

  测设方法:

  在A点架设仪器,对中整平

  后视B点,仪器水平角归零

  转动角度至300°35′45″,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中心与仪器横竖丝重合,测量平距

  指挥司镜员前后移动棱镜,至测量的平距=62.308m,即为P点位置

2020-05-20 21:27:4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