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为除去铜片中混有的少量铁片,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董学仁的问题

  【探究一:为除去铜片中混有的少量铁片,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探究一:为除去铜片中混有的少量铁片,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1)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是___(填“A”或“B”),理由是___.

  (2)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探究二: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实验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

  探究三: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有一项重大发明是“湿法冶金”.在五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还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 高温 .

  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

  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取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现象结论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___,充分反应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为___色猜想___错误②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猜想___正确【评价反思】

  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写出1条即可).

1回答
2020-05-20 22:0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丁亚

  探究一:(1)铁与硫酸铜反应时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铁的表面,使反应不能彻底进行,所以B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2)铜在高温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烘干后质量增大,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偏小;

  探究二: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前含有S、O、H、Cu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猜想;

  【方案设计】(1)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通过检验气体的助燃效果进行判断;

  故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结论: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说明没有二氧化硫,H2可以使CuO还原成红色的Cu,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探究三:【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③既有Cu也有Cu2O.

  【实验探究】

  (2)据反应C+2CuO 高温 .

   

2020-05-20 22:08:5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