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慧鹏的问题

  【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如Fe2S2、Fe4S4、Fe8S7等,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

  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如Fe2S2、Fe4S4、Fe8S7等,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铁硫簇结构的组成时,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I]硫的质量确定:

  按图连接装置,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在硬质玻璃管A中放入1.0g铁硫簇结构(含有部分不反应的杂质),在试管B中加入50mL 0.1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在试管C中加入品红溶液.通入空气并加热,发现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将B中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洗涤试管B后定容.取25.00mL该溶液用0.01mol•L-1的草酸(H2C2O4)进行测定剩余KMnO4溶被浓度的滴定.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1.5023.70225.001.0226.03325.000.0024.99相关反应:①2MnO4+2H2O+5SO2=2Mn2++5SO42-+4H+②2MnO4+6H++5H2C2O4=2Mn2++10CO2↑+8H2O

  [实验Ⅱ]铁的质量确定:

  将实验I硬质玻璃管A中的残留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后取滤渣,经充分灼烧得0.6g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实验I”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

  (3)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有同学提出,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你的看法是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

  (4)根据实验I和实验II中的数据可确定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______.

  [问题探究]滴定过程中发现,细心的小明发现该KMnO4颜色褪去的速率较平常滴定时要快的多.为研究快的原因.甲同学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温度/℃酸化的H2C2O4溶液/mLKMnO4溶液/mL溶液褪色时间/s1255.02.0402255.0

  (另加少量可溶于水MnSO4粉末)2.043605.02.025(5)分析上进数据,滴定过程中反应速率较快的一种可能原因是______.

1回答
2020-05-21 00: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荣忠

  (1)检验气密性常用法有:密封气体,利用其他的热胀冷缩;液封气体,形成液面高度差.由装置图可知,该装置适合密封气体,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检验方法是:在试管C中加入少量水,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硬质试管A,C中由气泡产生,撤去酒精灯,有水加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在试管C中加入少量水,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硬质试管A,C中由气泡产生,撤去酒精灯,有水加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滴定完毕,高锰酸根离子反应完全,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达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3)由装置图可知,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

  由于酸性高锰酸钾为紫色溶液,若B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同意;若B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

  (4)第一次滴定,草酸溶液的体积与第2、3次相差太大,应舍去,取第2、3次的平均值计算草酸溶液的体积为(26.03mL−1.02mL)+24.99mL2

2020-05-21 00:30:1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