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室进行部分-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玉亮的问题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室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室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前:34.3克,反应后:32.7克.若反应后双氧水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克;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克;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1回答
2020-05-20 14:0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勇兵

  A、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故反应速率逐渐变小,故A的结论不合理;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3g-32.7g=1.6g,故B结论合理;

  C、设生成1.6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6832

  x1.6g

  x=3.4g

  所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3.4g÷10%=34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4.3g-34g=0.3g

  故C结论合理;

  3632

  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6:32=9:8,

  故D结论合理;

2020-05-20 14:08: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