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柳俊中的问题
咏史(其二)左思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
咏史(其二)左思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
2回答
2020-05-22 20:38
咏史(其二)左思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
咏史(其二)左思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
咏史(其二)咏史(其二)选自《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今山东临淄北).西晋太康时期的重要诗人.曾以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一时洛阳为之纸贵.他的诗至今仅存14...
咏史(其二)左思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左思的这首咏史诗是在借咏史而咏怀,表达自己对曹魏以来严酷的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批判。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诗人从涧底松和山上苗起兴,以“涧底松”喻寒微出身者,以“山上苗”喻世族出身者。在诗人看来,造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是门阀制度的必然结果。诗人还从历史人物中找出了例证:“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在金张和冯公的对比中揭露和谴责腐朽制度所衍生出来的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