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化和异化】
什么是同化和异化
【什么是同化和异化】
什么是同化和异化
同化(assimilation)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之一.同化原为生理学概念,指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社会学借用此概念,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
同化的过程
不同的文化群体间的同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部融合的过程.被同化的群体起初并未意识到同化群体文化的优越,只是后来迫于外力而不自觉地模仿.同化速度开始比较缓慢,被同化群体一旦意识到所接受的文化优于原来的主体文化,就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模式与传统,积极学习同化者的文化,整个同化进程即可加快.
同化的途径
主要有:①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不受国界的限制,通过各种渠道向外传播.国情相近、能满足接受民族需要的文化,同化进程短,传播效果好.②异族或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通婚.这是同化的另一种途径.无论是男方或女方,加入新的文化群体之后,因原来的文化群体的人数较少,很快被同化.③移民.一个定型的文化群体或民族,整个迁入某一社区,与其他文化群体或民族平等聚居,迁入者将在很长时期内保留自己的文化,同化速度很慢.如果迁入者打破原来的文化群体,零散分布在各个地区,与其他民族聚居,他们将很快被同化.④入侵.入侵者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被入侵者,借助外力强制同化对方.这会产生两种结果:如果入侵者文化高于被入侵者,同化将加速进行;如果低于被入侵者,经过两种文化的反复较量,入侵者最终会被同化.
【又】同化,运气术语.指属于同类而化合.参运气同化条.
同化:语言学中,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是语流音变得一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587.html?wtp=tt
[解释]
1.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
2.哲学上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3.语音学上指连发几个相似或相同的音,其中一个变得和其他的音不相似或不相同.
该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高度.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克服.
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
异化(aIienation):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异化在一定历史阶段同对象化与物化有关.但是,异化不等于或归结于对象化与物化.对象化与物化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将与人类社会一起长存,而异化活动则是短时期的历史现象,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异化必将在社会历史上绝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异化理论.异化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但是把这种现象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却是近代的事情.词源的考察表明,异化的德文词entfremdung是英文词alienation的翻译,而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在神学和经院哲学中,拉丁文alienatio主要揭示两层意思:(a)指人在默祷中使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b)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
在中世纪文献中只是孕育着异化理论的萌芽.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首先接触异化实质的理论形态,是社会契约说.其中异化已被明确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即指权利的放弃或转让.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1583~1645)是用拉丁文alienatio这个概念说明权利转让的第一个人.霍布斯和洛克虽然没有使用这个概念,但是他们用别的概念表达了与格劳修斯相同的思想.在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中,异化除表达上述思想外,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卢梭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能转让,除非在社会契约中放弃这种权利和自由,转让给代表他们的国家.卢梭的这种态度,表明了他要求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意向.卢梭还揭露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东西的事实.他曾在《爱弥儿》中指出,文明使人腐败;背离自然使人堕落;人变成了自己制造物的奴隶等等.这样,他就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重关系上,深化了异化概念的内涵.卢梭在异化思想上的推进,终于成为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异化”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它的含义.马丁·路德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译成德文hatsichgesaussert(自身丧失).从费希特到黑格尔,他们所使用的外化(entausserung)概念,是从马丁·路德的翻译演化来的.虽然费希特还没有使用异化概念,但他经常从哲学高度通过外化这个概念揭示异化的重要含义.例如自我外化为非我,从而使原来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变成异己的东西.诗人席勒通过批判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危害,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异化的实质,他认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变成了部件.
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最初表现在对于基督教的“实证性”所作的批判中.他继费希特揭示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之后,通过思想异化的形式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他认为,所谓基督教的“实证性”,就是指人所制造的基督教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反过来压迫人的异己力量.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达到高峰,异化成了说明自然、社会、历史等辩证发展的核心概念,成为在“自我意识”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社会发展整体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中介.黑格尔把存在的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意识”,把异化也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在社会历史中作为“自我意识”环节的人异化为“绝对精神”.他认为,人和由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形态及其历史作为主体,在异化中不仅表现为“分裂为二”、“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且这种由主体所产生的对立物,对于主体是一种“压迫性的”、“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