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答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郭佳萍的问题

  求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答案。

1回答
2016-05-27 14:4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哭啥

  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答案一、(9分,每小题3分) 1.B(错误理解经学和小学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2.B(二者不是因果关系,“成了发展方向”有误) 3.A(“可见人们对于新事物有排斥性”有误) 二、(36分) (一)(19分) 4.(3分)C(易:轻视) 5.(3分)D(①“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是政绩;⑥“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是慷慨好施) 6.(3分)B(错在“朝廷问罪也不惧怕”) 7.(10分) (1)(5分)适逢元昊势力更加强盛,用军队围攻河外,放任流动骑兵在麟州、府州之间掠夺,二州闭门不出。(译出大意给1分;“会”“炽”“纵”“钞”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张亢暗中更换了他们的旗帜来误导敌人,敌人果然奔向“东军”,却遇到虎翼军士兵。(译出大意给1分;“阴”“易”“趣”“值”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 8.(5分)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总说1分,描述每句1分) 9.(6分)示例:①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②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分析一种方法3分。若答“寓情于景”“虚实结合”“象征”“联想”“比喻”等,分析合理也可)三)(6分) 10.(6分)(1)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三、(25分) 11.(1)(5分)选D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B、E不得分。 (2)(6分)含义:乔伊。乔伊的模样、性格和树很相似;乔伊的内心情感很丰富,有“树木般雄辩的沉默”。(2分) 作用: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乔伊平凡朴实的特点;②启示读者深入解读人物性格及作品主题。(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沉默寡言。在交往过程中,乔伊总是沉默的。②和蔼可亲。他的眼神、笑容让“我”感到亲切。③朴实善良。他踢开树枝的动作、同情的表情、背“我”时的细心等都表现了他的朴实善良。④值得信赖。“我”信任地坐他放的铁桶下到幽深的矿井中并在黑暗的井底等他把“我”吊上去。⑤愿意接受外界信息:“我”跟他说话时,他兴趣盎然地吸收着“我”的话语。(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意思对即可) (4)(8分)示例一:主人公是乔伊。①文中写“我”是为了引出乔伊,并借助“我”的视角来展示乔伊的性格特点;②小说的题目为“能言树”,而与其照应的人物就是乔伊;③小说通过塑造乔伊这一人物形象,赞扬平凡淳朴的人性之美。 示例二:主人公是“我”。①小说的主要笔墨是在写“我”,写“我”的发现之旅;②写乔伊是为了写“我”发现与感悟的巨大意义,深化小说的主旨;③通过“我”这一形象的塑造,揭示小说的主旨:主动走进别人的内心,用真诚友善去感染人,才能真正了解人。 (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若答二人均为主人公,分析合理、充分也可) 四、(25分) 12.(1)(5分)E给3分,A给2分,C给1分,B、D不给分。 (2)(6分)①提出漕运改革理论,筹划海运,首运成功;②建议并参加了淮北盐政改革,兴利除弊;③在兴化县兴修水利,使人民安居乐业。④选编《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等书,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意思对即可) (3)(6分)①以“师夷制夷、开启民智”为编写宗旨;②用编排贯串文献资料、酌加按语的方式编写;③内容丰富,是当时最为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是一部划时代的睁眼看世界的奇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这一主张是“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①凝聚着反对侵略和富国强兵的爱国情感;②突破“华夷”传统观念,具有进步性;③提出向西方学习,具有前瞻性。 观点二:这一主张以“我”为中心,具有局限性。①“师夷以制夷”仍是“天朝声威”思想的表现;②“师夷”是为了“制夷”,短视功利;③是狭隘的民族观念。 (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五、(20分) 13.(3分)B(误用对象,“浩如烟海”用于形容书籍、资料很多) 14.(3分)A(B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 C项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 15.(3分)C 16.(5分)拍客是互联网时代利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定义格式2分,“互联网时代”“拍摄”“上传”各1分) 17.(6分)示例: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可以把幽深的洞穴变成高耸的楼房,可以把荒凉的村落变成繁华的都市,也可以把懵懂的孩童变成睿智的学者。(语意连贯2分,句式2分,句中对比2分) 六、(60分) 18.(60分)参照201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角度:①对待错误——直面错误,牢记耻辱。留“疤”的勇气。②警示教育——留下“疤痕”,警钟长鸣。前车之鉴,后行之戒。③形象塑造——粉饰过失莫如勇敢面对。负面形象,正面塑造 参考译文:张亢,字公寿,年轻时性格豪迈有出众的气节。担任应天府推官时,整治了白沙、石梁两渠,百姓不再受水患之苦。通判镇戎军时,上奏说:“元昊喜欢杀戮,将来必定难以控制,应该立即防守边境。”趁机论述西北防守的计策,仁宗想重用他,适逢他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元昊反叛后,(张亢)担任泾原路兵马钤辖,多次升迁后任鄜州知府。当初,张亢请求乘驿车入京面奏,皇帝下诏命他手写奏章上奏(即可),上奏的主张后来大多被采用。适逢元昊势力更加强大,用军队围攻河外,放任流动骑兵在麟州、府州之间掠夺,二州闭门不出。百姓缺乏饮水,城内一两黄金换一杯水。调张亢担任办理麟州、府州军马事。张亢独自一人去敲城门,拿出朝廷所授的敕书让城上的人看,城门打开。入城后,就让州民出城砍柴割草并到涧谷里打水。然而夏人还不时地出来抢掠,张亢就修筑了城堡派兵守卫。当时禁兵都打了败仗,没有斗志,张亢于是招募敢于战斗的士兵,夜里埋伏在险隘的道路上,半路阻击夏人的流动骑兵。等到天明,有拿着敌人的首级来献的,张亢用锦袍赏赐他们,禁兵才惭愧而振奋地说:“我们难道不如他们吗?”都愿作战。张亢知道士气可用,才谋划攻击琉璃堡,夜里率领军队去袭击,大败敌军。在兔毛川作战,张亢自己用大阵抵御,而让勇将在山后埋伏了几千持短兵器强劲弓弩的士兵。张亢因为万胜军全是从京城新招募的市井无赖子弟,软弱不能战斗,敌人称他们为“东军”,向来轻视他们,但害怕虎翼军的勇敢强悍。张亢就暗中更换了他们的旗帜来误导敌人,敌人果然奔向“东军”,却遇到虎翼军士兵。搏战了很久,伏兵出动,敌军大败,斩杀敌首两千级。范仲淹安抚河东,又上奏说张亢以前增建扩展的堡寨,应该让他前去总管这件事。诏书已经下达,明镐认为不可,屡次传送文书阻止。张亢说:“我受诏命修置堡寨,怎能因为收到经略使的文书就停止呢?犯违抗节度命令的罪,死也甘心,堡寨是一定要建的。”每次收到文书,就搁置到案几上,督促工役更加紧急。等到堡寨建成,才打开文书,弹劾

2016-05-28 08:41:2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