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天四处看不见的蚊子到了晚上就大军出动,这么多的蚊子都藏在-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彭国华的问题

  大白天四处看不见的蚊子到了晚上就大军出动,这么多的蚊子都藏在哪呢?蚊子对栖息地点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冬天里蚊子都到哪去了呢?

  大白天四处看不见的蚊子到了晚上就大军出动,这么多的蚊子都藏在哪呢?蚊子对栖息地点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冬天里蚊子都到哪去了呢?

1回答
2020-05-24 21:0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江松

  [编辑本段]生活史

  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

  1.卵: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2.幼虫:

  蚊子的幼虫称为孑孓.孑孓用吸管呼吸.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气.如库蚊(家蚊)的孑孓尾端具有1条长呼吸管,管端为呼吸器的开口,呼吸时,身体与水面成一角度,使呼吸管垂直于水面,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会产生水流,流向嘴巴;按蚊(疟蚊)无呼吸管,孑孓尾端的呼吸器开口于身体表面,呼吸时,身体与水面平行.

  这个时期维持10~14天以后,孑孓经4次蜕皮后发育成蛹,由蛹再羽化为成蚊.

  3.蛹:

  蚊子

  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来成逗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经二天完全成熟.

  4.成虫: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硬(羽化)之前无法起飞.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势.交配的动作因种类而有不同,有的黄昏时刻在田野广旷之处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单纯由一种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几种不同蚊种集合而成.此时雌蚊见到群舞光景,就飞近蚊柱与同种雄蚊交配离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内,但逐渐溶解,约于24小时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10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

  蚊子还有着以下的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习性

  1.孳生习性:

  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制本措施.

  水体类型主要孳生蚊种

  严重污染水体,如粪坑、粪池等骚扰阿蚊

  轻度污染水体,如污水坑(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如稻田、荷溏、沼泽、灌溉沟等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清洁而流动水体,如山溪或溪床等微小按蚊

  小型自然水体,如树洞、竹筒、坛、罐等积水白纹伊蚊、仁川伊蚊

  家宅内外的器,如水缸、椰子壳中的积水等埃及伊蚊

  2.吸血习性:

  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与疾病的关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因此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蚊子爱叮哪些人?蚊子的头上和腿上长着触角和刚毛,有感觉作用,对湿度、温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它们常爱叮爱出汗又不洗澡的人.儿童的皮肤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常挨蚊子叮.还有,蚊子对弱光很喜欢,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的衣服,正好合适于蚊子的视觉习惯.但是,蚊子对强气流很敏感,夏天当你摇扇乘凉时,蚊子难以接近你.

  3.栖息习性:

  掌握蚊的栖息习性是制定灭蚊措施的依据.

  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据吸血后栖息习性不同把蚊分为以下三种:家栖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半家栖型:如中华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后有些在室内,有些到室外栖息.野栖型:如大劣按蚊、白纹伊蚊等吸血后要飞到室外消化胃内的血液.

  蚊子有些习性是不为人知的.它们喜欢等待,有时候在你必入的房门上一呆就是几个钟头,只要你将房门打开,它们就会迅速跟你进入房内,再伺机咬人.它们是很少的不会走动的动物之一.睡在同一个床上的两个人,将会有两种被蚊子“处理”的结果,一个没有被咬一口,一个却咬得遍体鳞伤,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不是你的卫生不卫生决定,而是你身体的一些特征起主要作用,比如血型,常常O型血更易被叮咬.蚊子一般有办法知道这个人“睡没睡”,通常在你卧床看书时它很难叮你一口,一旦你行将入睡,它立马就飞到你的身边来咬人了.蚊子咬人的速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在摄氏37度以上时,它可以做到在0.1秒就将人叮咬“上口”,在摄氏27度以下时叮人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摄氏17度以下一般不再咬人.

  [编辑本段]寿命

  蚊子的寿命,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死亡,但在实验室可活到1至2个月;

  雌蚊一般可活1至2个月,在实验室曾活到四个月.

  [编辑本段]对人类的危害

  在蚊子中,最可恶的要算吸人血的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专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雌蚊偶尔也尝尝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因为它只有在吸血后,才能使卵巢发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

  蚊子的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假如一个人同时给1万只蚊子任意叮咬,就可以把人体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还会“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蚊子在熟睡的人们的枕边“嗡嗡”盘旋时,依靠近距离传感器来感应温度、湿度和汗液内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因为体温高、爱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气味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极易引诱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

  疟疾这种病是由疟蚊传染的.疟疾又称瘴气.据1935年卫生署的调查,在瘴气盛行的区域里,居民血液内有疟原虫的占50%,患恶性疟疾的占72%.1936年江苏皋县因患疟疾死亡二万人左右,1876年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曾因黄热病及疟原死了无数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后经昆虫学家解决了蚊子的问题才得以继续完成运河工程.1930年远东热带病医学会的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死于疟疾者达五万人.全世界疟疾属的成员有400种,其中85种能传播疟疾.疟原虫造成的疟疾是全球人类主要

2020-05-24 21:09:5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