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汤岑书的问题

  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有关人员调查海洋某些方面得到数据图: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点,请阐述你的理由___.用___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其结果调查的种群密度数据偏高于实际密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结构.一艘废弃的轮船停泊于海边,不久船体外面就有绿藻、细菌、藤壶、牡蛎等生物附着形成一个群落,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的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A和B在海洋生态系统的___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乙中是食物链或食物网___,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

  (5)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为海洋的___高,恢复力稳定性就低.

1回答
2020-05-24 05: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郭宝锋

  (1)由于b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增长最快),因此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故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大黄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

  (2)海洋鱼类由于食物不同,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

  (3)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因此A和B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图乙中,A是生产者、B为分解者、CD是消费者,因此食物链为A→D→C;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

2020-05-24 05:59:0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