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崛起的主要原因和作用各是什么
“乡镇企业崛起的主要原因和作用各是什么
“乡镇企业崛起的主要原因和作用各是什么
“乡镇企业崛起的主要原因和作用各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乡镇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逐渐成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将考察1979—1991年间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渊源、历史条件与历史过程,剖析乡镇企业发展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作用,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分析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说明1992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历史必然性.
乡镇企业是指由农村乡镇、行政村、村民组等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主办的各类企业.虽然在1984年才开始使用乡镇企业这一概念,但这一概念所包涵的内容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农村集体副业是乡镇企业的萌芽.人民公社兴办的社队企业是乡镇企业的前身.1984年,中央4号文件决定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
根据乡镇企业发展过程的历史特征以及历史研究“至少慢半拍”的原则,本文将历史考察的时间上、下限分别界定在1979年和1991年.在时限之内,本文将根据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变化以及乡镇企业本身发展的特点作为乡镇企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揭示乡镇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同时,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历史考察,将以“政策——实践——绩效”的逻辑展开.
(一)
1979—1991年间中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是诸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乡镇企业前身的社队企业最初萌芽于农村集体副业.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在原有农村集体副业的基础上,出现了社办企业的热潮.但是,社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社队企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致使社队企业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差.因而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停办了一大批社队企业.在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中国的社队企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5年,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肯定了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各地社队企业在国家的引导和积极扶持下,才冲破了种种束缚,获得较大发展.到1978年,社队企业在总体上已初具规模,这是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所必须的各种条件逐渐形成.这些条件包括:1.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相对充足,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3.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4.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调整,以及国家通过信贷、税收对乡镇企业的财力援助,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条件.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以及一批“经营型”能人的出现,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另外,农村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政策环境,这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乡镇企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79—1983)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1979年,国务院又颁布《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明确社队企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针.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了社队企业的发展.社队企业经过几年的准备,为下一阶段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高速增长阶段(1984—1988)
随着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突破了只能社队办企业,不许农民经商以及“三就地”的限制.在新形势下,为了引导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在1984年颁布了中央4号文件,决定把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努力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乡镇企业“四轮”驱动,五大产业同时发展.从1984年开始到1988年,乡镇企业产值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经过五年的高速增长,乡镇企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阶段;整顿提高阶段(1989—1991)
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问题,自1988年下半年开始了对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由于经济紧缩,从1989年起,乡镇企业投资减少,增长速度放慢.在1989至1990年,许多乡镇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几百万乡镇企业职工又回到农田.但是,通过治理整顿,乡镇企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推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1991年,乡镇企业率先摆脱困难局面,逐渐进入新的增长时期.
(二)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的变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等许多方面都起着日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企业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乡镇企业以其总产值、工业产值、上交税金、出口创汇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农村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中国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对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乡镇企业在推动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变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使得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变革必然导致国民经济结构的变革.
三、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开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通道.发展乡镇企业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也是在较长时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途径.
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证明,工业化、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乡镇企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它一方面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另一方面加速了农村城市化.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过程.
五、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乡镇企业为农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善农业生产手段,最终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必然要求.乡镇企业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
中国乡镇企业在改革进程中异军突起,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它不存在矛盾和困难.事实上,乡镇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就伴生着政企不分、布局分散、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发展失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