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的地理和历史】-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侯北平的问题

  【水葫芦的地理和历史】

  水葫芦的地理和历史

1回答
2020-05-24 18:0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华强胜

   【学名】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

  【别名】水葫芦、凤眼蓝、水葫芦苗

  【分类】雨久花科,凤眼莲属[编辑本段]植物特点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使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但是也有害处: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编辑本段]产地分布凤眼莲(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原产巴西,见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编辑本段]形态特征浮水植物.根生于节上,根系发达,靠毛根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叶单生,直立,叶片卵形至肾圆形,顶端微凹,光滑;叶柄处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穗状花序,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黄色斑点,形如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蒴果卵形,有种子多数.

  多年浮水草本.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单叶丛生于短缩茎的基部,每株6-12叶片,叶卵圆形,叶面光滑;叶柄中下部有膨胀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具削状苞片.花茎单生,穗状花序,又6-12花朵,花被6裂,紫蓝色,上又1枚裂片较大,中央有鲜黄色的斑点.花两性,雄蕊6枚,雄蕊1枚,花柱细长,子房上位.[编辑本段]生态习性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

  每年4月底5月初在历年的老根上发芽,至年底霜冻后休眠.在水质符合、气温适当、通风较好的条件下株高可长到50cm,一般可长到20cm~30cm,如漂浮到沼泽地的边坡,潮湿的岸边株高只有10cm~20cm.凤眼莲萌蘖非常快,母株仲春发芽后长到6~8片叶就开始萌发下代新苗.先是小苗长出两片叶,紧接着长出主根(肉根),随着叶片增多,主根增长,伸到不影响母株的水面生长.生长较壮的母株一次可分蘖4~5株新苗,因此繁殖非常快.

  凤眼莲在长江中下游每年8月至10月开花,花期较长.每茬花4~5天,第一茬花谢后4~5天,本株又开第二茬花,共开两至三茬.生长良好的大秆花穗有花苞15~18朵,最少的有三朵以上.开花时平均温度25℃,漂泊在沼泽边坡,潮湿岸边生长的极易开花,比水中浮生的多开一至两年.每穗约5~10朵花.

  喜高温湿润的气候.一般25-35℃为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39℃以上则抑制生长.7-10℃处于休眠状态;10℃以上开始萌芽,但深秋季节偶到霜冻后,很快枯萎.耐碱性,pH值为9时仍生长正常.抗病力亦强.极耐肥,好群生.但在多风浪的水面上,则生长不良.花期长,自夏至秋开花不绝.[编辑本段]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能力极强.由腋芽长出的匍匐枝既形成新株.母株与新株的匍匐枝很脆嫩,断离后又可成为新株.[编辑本段]栽培管理栽培法:

  批量栽培可利用房前屋后潮湿的零散地或空闲的沼泽地,在6、7月间,将健壮的、株高偏低的种苗进行移栽,要预留出50%的空地以利栽后分蘖繁殖.移栽后适当管理,保持土层湿润,加强光照,确保通风.如果想花期延长,可进行塑料棚保温,中午通风一、二小时.在花芽形成后可移栽到小盆.用偏酸性土或营养液培养.摘除老叶,留4~5片嫩叶及花穗,既能延长花期,又可移至案头等地观赏.

  病虫害防治:

  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很少发生病害.气温偏低、通风不畅等也会发生菜青虫类的害虫啃食嫩叶,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乐果乳剂进行杀灭.

  管理:

  凤眼莲喜生长在浅水而土质肥沃的池塘里,水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我国各省多采用母株防寒越冬,春季放养于池塘中.高温季节,繁殖迅速.其各种栽培管理同其他水生花卉.[编辑本段]园林用途常是园林水景中的造景材料.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野趣幽然.除此之外,凤眼莲还具有很强的净化污水的能力.[编辑本段]作用价值因为凤眼莲具有较轻的水质净化作用,故此可以植于水质较差的河流及水池中作净化材料.也可作水族箱或室内水池的装饰材料.

  凤眼莲可栽植于浅水池或进行盆栽、缸养,观花观叶总相宜.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茎叶可作饲料.

  雨久花科多年生飘浮植物.须根发达,悬垂水中;叶丛生在缩短茎的基部;叶柄中下部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气囊.原生巴西等地,我国闽、粤地区池塘水面极为常见,现长江、黄河流域已引种.凤眼莲是一种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对As敏感,当水中含As(砷)0.06ppm,经2小时叶片即出现伤害症状,可用来监测水中是否有As(砷)存在;凤眼莲还可用来净化水体中的Zn(锌)、As(砷)、Hg(汞)、Cd(镉)、Pb(铅)等有毒物质.它的自然含Zn(锌)量较高,达115ppm左右.利用含10ppmZnSO4废水栽培,38天后体内含Zn(锌)量高达280ppm.[编辑本段]危害情况危害: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其生长需要吸收氧气,从而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

  入侵状况: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40(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19世纪期间引入东南亚,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严重,并已扩散到温带地区,如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

  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虽然有多种野生、家养动物以其茎叶为食,但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它的自然选择进化,其危害区有向北拓展的趋势.

2020-05-24 18:06:5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