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季雅兰的问题

  近年来,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1)太湖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引起的.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蓝藻属于

  近年来,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

  (1)太湖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引起的.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蓝藻属于______.为解决太湖水发绿问题,有人建议水体发绿时投放一定量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

  类别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食性螺狮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杂食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______.

  (2)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还应该在太湖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______.

  (3)养鱼的池塘经常接纳含有农药的农田水,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池塘的生态平衡不会遭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下表是对太湖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则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

  ABCDEPg15.9870.70.9141.0211.5Pn2.8369.40.361.920.1R13.1501.30.679.1191.4(5)有人认为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氮和磷引起的,因此设计了下面实验:

  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清水.如此重复3次;

  B.再加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C.在甲烧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______;在丙烧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0.15g尿素;丁烧杯中______;

  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

  请补充完整以上实验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A)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②你预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1回答
2020-05-27 08:0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牟迎春

  (1)蓝藻为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由表可看出,链鱼的食性是浮游植物,因此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鲢鱼.

  (2)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还应该在太湖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目的是增加生物种类,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养鱼的池塘经常接纳含有农药的农田水,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池塘的生态平衡不会遭到破坏.

  (4)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以得出B、D、A、C分别处于第一、二、三、四营养级,再根据能量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15.9÷141.0=11.3%.

  (5)按照对照原则,在乙烧杯中加0.3g尿素,丁烧杯中不加任何物质(或加0.3g蒸馏水);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蒸馏水.如此重复3次,目的是除去样品中原有的矿质元素;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丙,因为藻类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N、P等含量丰富.

  故答案为:

  (1)第一营养级 鲢鱼

  (2)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或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11.3%

  (5)加0.3g尿素 不加任何物质(或加0.3g蒸馏水)(注意乙和丁所加物质可互换)

  ①除去样品中原有的矿质元素 ②丙 洗衣粉中含磷,尿素中含氮,营养充分,藻类生长繁殖快

2020-05-27 08:06:4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