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能中学】准高三生复习应避免三大误区-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加糖稀饭的问题

  【优能中学】准高三生复习应避免三大误区

  新东方优能中学为准高三生讲述复习应避免三大误区 撰稿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 优能中学推广管理中心主任罗娉

2回答
2016-05-23 13:3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孙吉聪

  高考复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容易走入复习误区,由于考生在态度、方法和思路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停滞不前。有心的家长要注意观察,因势利导,防止孩子进入这些误区,或把已经进入误区的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引入正途。 题海战术要适度,过犹不及 举一反三,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做题才会事半功倍 很多考生对“做题”理解得比较片面,搞题海战术,老师布置的做完了就做教辅材料上的,以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无往不胜”。适度的练习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没完没了地做题,并不见得覆盖了所有知识点,可能只是无谓的重复劳动,时间长了心情也变得很焦灼。其实,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同学,诀窍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善于梳理思路,通过同类的题提炼规律性的解法。归纳汇总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只做3道题,就能总结出别人做 30道甚至100道题也没有摸清的规律。 重时间轻效率家长要正确引导,忙不代表能忙出效率有些考生过分重视时间,分秒必争,每天挑灯夜战到凌晨两三点,早上起来连早餐都不吃,跟爸爸妈妈说句话都认为是浪费时间……但事实上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由于缺乏睡眠,白天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不起来,错过了老师的讲课。不吃早饭的后果是血糖低、心慌、出虚汗,更是影响听课效率。其实,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堂课,比自习几个小时的作用还大。这样的孩子,家长务必要给予正面引导,首先鼓励和肯定他们珍惜时间的精神,同时要讲明时间和效率的关系,要努力做到既抓紧时间又强调效率,将来才能考得好。 视基础、偏重攻难不要可以去解偏题,攻难题,抓好基础是关键有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首先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而是片面追求攻难题、解偏题、做怪题。有志报考重点大学的考生,难题是一定要做的,做好了才能拉开高考分数的距离。但是做难题必须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不是凭空攻克。没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作铺垫,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基础的题型才是高考试卷中的主导内容。所以,家长一定要时常提醒孩子注意这个问题。 高三是拼命的一年,是忙上加忙的一年,就算过去最贪玩的学生也格外感到时间的宝贵。高三上学期,适当强调抓紧时间还是有必要的,到了下学期就要时间和效率并重,而五月以后更应该强调的就是效率了。另外,家长应督促孩子作息正常,比如12点前一定要睡觉,让孩子以更好的精神去备战高考。

2016-05-31 08:21:15
赵奕欢

  高考前的学习和补习,是家长和老师们非常关心的事情。但是如果一旦没有注意好,容易走入非常明显的三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在复习阶段无针对性。 其典型特点是会容易出现重复性,在学习的难度上面把握不好,或者复习内容过难,打击了自己的信心,或者复习内容过易,浪费了时间。 第二个误区:无方法性。 越到高考冲刺阶段的时候,我们越要回归到中等,而这个时候学生却容易舍本逐末,这正是我们在这个阶段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千万不要去盲目地辅导。所以作为学生不应该舍本逐末,作为老师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学生丢入到题海当中,打击大家的自信心或者消磨他们的意志。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法来提升能力,理清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最后的学习时间是有效的。 第三个误区:无落实性。 在最后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包括有家长会加快督促我们的学生去制定各种各样的学习计划,但是往往是制定了计划没有落实,反而导致给自己的暗示越来越多,让学生增加焦虑情绪。另外一部分没有落实的就是每一次在预习的过程中,或者在大量练习之后,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去检测学生是不是学到了自己该学的东西,没有在学习目标上有一个科学的预设,所以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焦虑情绪会增加。每一年的高考,考的既是学生也是家长,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和学生们一起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目标的预设,同时有一个科学的检测过程,能够保证我们每付出一分钟学习的努力,得出来的都是十分的效果。 新东方优能中学作为公立教育的有效补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并且科学的备考。综合刚才谈到的三个误区,我们思考的是,在最后备考的阶段应该从内容难度的精确性上,从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上,以及从学习效果的监督性上,这三个维度一起综合性地来帮我们的学生制定一个有效的备考策略。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去借助一些工具的力量,比如新东方投入上千万的资金打造了一个辅助性的在线学习系统,也是希望能够精确地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然后找到适合这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用最适合他的学习内容给出一套最完整的学习计划,并且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监督和监测,并且能够保证每次学生自我学习的效果。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希望做到两点: 第一,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工具、资源和资料,包括专家的意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第二,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避免走入误区,能够轻松地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取得心目中的好成绩。

2016-06-05 15:23:5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