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究竟是怎么回事?物体从斜坡上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B处后有沿水平直路前进到C处停下,如果物体从A处以一定的初速度V0下滑,求物体停下处D距C多远?他的解法是设AB段摩擦力做功为W
动能定理究竟是怎么回事?
物体从斜坡上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B处后有沿水平直路前进到C处停下,如果物体从A处以一定的初速度V0下滑,求物体停下处D距C多远?他的解法是设AB段摩擦力做功为W1,BC段W2,CD段W3,有动力定理得mgHab+W1+W2=0,有初速度时mgHab+W1+W2+W3=0-1/2mv2,然后二式相减,得出结果.
可是我还看到另一种解法设斜面L,倾角为α,物体质量m,BC=a,CD=b,所以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cosα,在水平面手摩擦力为μmg,这两个过程只有重力作正功和摩擦力作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外力作功之和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可得:
mgh-Lμmgcosα—aμmg=0————①
初速度为Vo:mgh-Lμmgcosα—bμmg=0-(1/2)mVo^2————②
①-②得:
(b-a)μmg=(1/2)mVo^2
所以b-a=Vo^2/(2μg)就是Vo的平方除以两倍的μg
我想问,为什么方法一动能定理的式子是加摩擦力,而方法二是减?第二,为什么方法二有初速度时列的式子不减aμmh,b只是CD段长度啊,摩擦力应该在a+b和L是两种情况,怎么列式的时候不算a了呢?
另外:像这种题,列动能定理的式子,是做正功就加,做负功就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