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列各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马少华的问题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列各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 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D.暮寝而思之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1回答
2020-06-02 12:0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顾智深

  (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A项错误,“窥”是暗中察看,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2)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注意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注意词性,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内容.“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句意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之:结构助词的.

  A.徐公来,孰视之: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打量他.之,代词,代指徐公;

  B.徐公不如您美丽.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C.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D.暮寝而思之:晚上睡觉时想起这件事.之,代词,代指这件事;

  故答案为:C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做此类型考题需要仔细审题,注意文章细节与选项的比较,认真作答.

  A.正确.

  B.正确.

  C.“侧面表现了邹忌具有治国之才”不准确,因为第三段体现了齐威王的治国之才.

  D.正确.

  故选:C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孰::“…与…相比,谁…”句意为: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②重点词有: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上:上等.句意为: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

  (5)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的能力.文章邹忌从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起,由妻子、妾、宾客因不同的原因赞美自己,想到君王、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形,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答案:

  (1)A.

  (2)C

  (3)C

  (4)①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评分:孰与:“…与…相比,谁…”(2分),句子通顺(1分).

  ②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奖赏.评分:大小官吏和百姓,(1分);面刺,当面指责(1分);过,过错(1分),共(3分).

  (5)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一条与分,意思对即可.

2020-06-02 12:02:2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