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题目的词意-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石小江的问题

  泊船瓜洲题目的词意

  泊船瓜洲题目的词意

1回答
2020-06-03 14:1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阮景奎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停船靠岸.

  2.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数重:几层.

  6.绿:吹绿了.

  7.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有《临川先生文集》.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注释]

  1.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

  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2020-06-03 14:19:0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