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口语水平
学习英语并不只是记住多少单词,能做一些英语题,关键是要提高孩子的英语口语能力。要想迅速地提高口语能力,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直接与英语国家的人对话,然而,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是缺乏这样的机会的。因而目前在英语学习和应用中,一大难题就是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学了没处说,当初新鲜感激发起来的兴趣逐渐消失,学习的效果大大削弱。 那么,年轻的父母怎样改变这一状况,使孩子学以致用,并在应用中提高用外语交际的能力呢?美国外语教学专家哈伯德提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应以“伙伴谈话法”为主要方式,注重语言的创造,努力形成英语交际的“小气候”,值得我们借鉴。这位专家提出“伙伴谈话法”,就是学习英语的孩子每3~4人分成一个小组,结为交谈的伙伴,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伙伴间的谈话学会应用英语的单词、句式,练习句子的组合方式,达到能应用所学的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目的。交谈的内容、形式不限,可以由教师创设提供,也可以自编。实践中发现,自编谈话内容、自创交际环境效果更好。交谈内容一般都是情境性的,具有一定情节。这样,与以往学习口语那种鹦鹉学舌的方法不同,而是在正音和教给一般用法后,通过伙伴的反复交谈来领会和掌握其用法,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理解掌握单词和句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有效。 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选择好伙伴。一个小组中,口语水平相差太远,是交流不好的;相差太小,也效果不好。最好是一两个水平稍高再加上一两个水平稍差的。如此大家都会有长进。 其二,设计好话题,提示交际情境,使孩子有话可说,乐于去谈。如上公园、去旅游,上门作客等,就都是很好的话题。谈话的内容既要有知识应用的要求,又要使孩子感兴趣。话题尽量不重复,要接近孩子的实际,如买东西就可以让孩子连说带演,准备好实物。小组中,一人当售货员,其他人当顾客。见面时使用招呼语: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买好东西后说声Thank you.(Thanks)离开商店时,说声Goodbye.(Bye—bye.)还有“顾客”买东西时故意挑剔,但“售货员”不厌其烦,热情接待顾客。这些情景对话有情节、又实用,孩子们喜欢听、喜欢看、更喜欢说。 其三,适时点评,组织交流。由于孩子初学外语,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种种错误,碰到一些困难,教师或家长在巡查中,必须加以及时的指点。孩子能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则可充分发挥伙伴作用,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当各小组“伙伴谈话”结束后,要注意适当点评,并挑选交谈得好的小组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们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也可以提高“伙伴谈话”的质量。 采取这一方法学习,有以下效果: 其一,以往孩子学英语的兴趣主要在开始阶段,而采用了“伙伴谈话法”后,孩子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不少孩子常常三五成群地在课余时间用英语交谈,编英语小品;有的孩子还把过去学的和校外学的英语运用到谈话中,大大丰富了谈话的内容。 其二,孩子的英语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伙伴谈话方法的实施,学生得到了经常的训练,不少孩子可以不间断地说10分钟以上。且口头表达后,可以写出成段的小对话。口头上的说又促进了书面表达。 其三,实施谈话法后,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应用率,并增强了巩固效果。以前,孩子主要通过反复的抄、读来死记硬背所学的内容,考试时还需要大量多次的复习才能应付。现在,由于常在谈话中运用单词、句子、句式,所以不要花多少时间抄读,就能牢牢地记住。 总之,“伙伴谈话法”功效十分明显,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1)伙伴谈话时水平相近,交谈环境宽松,无心理压力,因而乐于说。即使上台表演,由于是团体表演,所以大多敢说、爱说,且越来越会说了。 (2)增加了说的机会,养成了说的习惯。以前英语课上虽然也说,但受时间限制,只能是个别说,说很短的时间,缺乏用英语会话的机会。现在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交谈,练习得多了,也就会说了,再加上说的内容不是局限于一篇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而是十分丰富,就有话可说了。 (3)“伙伴谈话法”可以满足孩子自我实现、企求成功的心理需求,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应该指出,即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成就感,只是我们以前没有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最终压抑了他们的这一欲望罢了。而“伙伴谈话法”可以形成一种“兴趣一成功一新的追求一新的成功”的良性循环。因为“伙伴谈话法”以小组形式开展谈话活动,可以自由组合,内容除了由教师设计和提供外,还可自选自编,有情节性,孩子十分喜欢。因此,谈话时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