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一毛不拔”这句话怎么来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川来的问题

  【“铁公鸡一毛不拔”这句话怎么来的?】

  “铁公鸡一毛不拔”这句话怎么来的?

1回答
2020-06-05 16:2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華天

  一毛不拔

  开放分类:成语、文化、典故、笑话

  【发音】yīmáobùbá

  【释义】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反义词】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歇后语】上等牙刷;凉水煺鸡;铁公鸡

  【灯谜】铁公鸡;最吝啬的人

  【示例】李四是个铁公鸡,吝啬得一毛不拔.

  【典故】

  1.源于《孟子·尽心上》.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残酷的战争,主张“兼爱”和“非攻”.当时的杨朱却与墨子作对,竭力反对“兼爱”,主张“为我”.有一天,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遇到杨朱,毫不客气地问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你愿意不愿意?”杨朱听后摇摇头说:“天下的问题,决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济得了的.”禽滑厘反驳道:“这只是一种假设,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杨朱听后默然不语.孟子针对此事抨击杨朱道:“杨朱主张'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对天下有利,他是决不会干的;墨子主张'兼爱',如果对天下有利,即使磨秃了头顶,磨破了脚板,他也是愿意干的.”后来,人们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自私悭吝的人.

  2.一猴死见冥王,求转入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笑林》

  参考资料:

  1.一毛不拔

  2.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

  3.“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

  4.“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

  5.“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 

  6.“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7.“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极端自私.

2020-06-05 16:20:5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