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谭宇明的问题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1回答
2020-06-05 07:0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奕

  一、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危害:

  A、对海洋的危害

  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逐渐令全球海洋变酸.过酸的海水会导致珊瑚灭绝、浮游生物减少,甚至令海洋食物链崩溃.

  B、对气候的危害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

  C、对人体的危害

  在新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乡村约为0.03%,城市约为0.04%.而实验研究证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达0.07%时,有少数对气体敏感的人就感觉有不良气味和不适感觉;达0.1%时,空气中氨类化合物明显增加,人们普遍有不适感觉;达3%时,肺的呼吸量虽正常,但呼吸深度增加;达4%时,头痛、耳鸣、脉搏滞缓、血压上升;达8~10%时,呼吸明显困难,意识陷入不清,以致呼吸停止;达30%时,致死.

  虽然较高的室内二氧化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多的是把其作为空气污染“指示剂”看待的:在室内人数一定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反映室内通风情况,从而可以粗略估计室内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

  二、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

  关于大气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们有很多看法.首先,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氮氧化物也会破坏臭氧层.

  空调、电冰箱用的制冷剂氯氟烃,又叫氟里昂.氯氟烃在低层大气中稳定,经过若干年左右的时间进入穿出臭氧层.穿出臭氧层后,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氯氟烃迅速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极为活泼,可以破坏臭氧分子的结构,使臭氧不断减少,出现空洞.

  人类已经把大量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而且,除了氯氟烃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都是破坏臭氧层的因素.

  以上,说明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2020-06-05 07:07:2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