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地震后,工作人员对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的恢复工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沈忠杰的问题

  【某次地震后,工作人员对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的恢复工程.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关系如图〔单位为103kJ/(m2•a)〕.请回答下列问题:(1)保护区生态恢复过程中】

  某次地震后,工作人员对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的恢复工程.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关系如图〔单位为103 kJ/(m2•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经历了___演替,环境条件适宜时,其将发展到___阶段.

  (2)据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kJ/(m2•a).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百分数表示,保留1位小数).

  (3)伴随着能量的输入,碳元素以___形式进入生物群落,这体现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__.

  (4)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改善其栖息环境以提高其___,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此外,保护区风景秀丽,对其合理的开发可陶冶人的情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1回答
2020-06-05 22:2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何毓棣

  (1)保护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经历了次生演替,环境条件适宜时,其将发展到森林阶段.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其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从外围的农田生态系统等补偿输入的能量,即(23+70+3+14+2+5+12)×103=1.29×105kJ/(m2•a).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2.5×103 kJ/(m2•a)÷(14+2)×103 kJ/(m2•a)≈15.6%.

  (3)伴随着能量的输入,碳元素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这体现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4)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改善其栖息环境以提高其K值(环境容纳量),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此外,保护区风景秀丽,对其合理的开发可陶冶人的情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故答案为:

  (1)次生       森林

  (2)1.29×105     15.6%

  (3)CO2       动力

  (4)K值(环境容纳量)    直接

2020-06-05 22:30:2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