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地图的知识内容越详细越好,越准确越好!】
有关于地图的知识
内容越详细越好,越准确越好!
【有关于地图的知识内容越详细越好,越准确越好!】
有关于地图的知识
内容越详细越好,越准确越好!
编辑本段定义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现阶段地图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数学法则(即模式化)、符号化、抽象化反映客观实际的形象符号模型或者称为图形数学模型.
编辑本段简史
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现在人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如图01-01)据考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城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图,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泽,古巴比伦城位于两条山脉之间.
留存至今的古地图还有公元前1500年绘制的《尼普尔城邑图》,它存于由美国宾州大学于19世纪末在尼普尔遗址(今伊拉克的尼法尔)发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图01-02).图的中心是用苏美尔文标注的尼普尔城的名称,西南部有幼发拉底河,西北为嫩比尔杜渠,城中渠将尼普尔分成东西两半,三面都有城墙,东面由于泥板缺损不可知.城墙上都绘有城门并有名称注记,城墙外北面和南面均有护城壕沟并有名称标注,西面有幼发拉底河作为屏障.城中绘有神庙、公园,但对居住区没有表示.该图比例尺大约为1∶12万.
留存有实物的还有古埃及人于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芦苇上绘制的金矿山图.
我国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传》上就记载有夏代的《九鼎图》.古经《周易》有“河图”的记载,还有“洛书图”,表明我国图书之起源.传世文献《周礼》中有17处关于图的记载,图又与周官中14种官职相关联,如“天官冢宰·司书”“掌邦中之版,土地之图”;“地官司徒·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抚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地官司徒·小司徒”“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讼,以图正之”;“地官司徒·土训”“掌通地图,以诏地事”;“春官宗伯·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夏官司马·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夏官司马·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1954年6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铜器“宜侯矢”底内刻铸的120字铭文有两处谈到地图,即“武王、成王伐商图”和“东国图”.该文记载周康王根据这两幅地图到了宜地,举行纳土封侯的册命仪式.曰:“唯四月辰在丁未,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立(位)于宜,内(纳)土,南乡(向).王令虞侯曰:‘繇,侯于宜.’”据考证,该图成于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这些记载足以说明,我国西周时期已有土地图、军事图、政区图等多种地图,并在战争、行管、交通、税赋、工程等多方面得到应用.这些地图显然已经脱离了原始地图的阶段,具有了确切的科学概念.只可惜我国至今还没有见到过这些地图实物,有待地下考古的发现.
编辑本段类型
(1)按其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2)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其具体应用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等.
(5)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
(6)按其印刷开本分为: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7)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
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普通地理图(GeneralMap)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它和地形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地图投影、分幅、比例尺和表示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示的内容比同比例尺地形图概括,几何精度较地形图低.地形图(TopographicMap)是指国家几种基本比例尺(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的全要素地图.它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符号系统测(或编)制的,全面而详尽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能满足多方面用图的需要,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其它地图的原始资料.专题地图(ThematicMap)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分布,或强调表示这些现象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地图.专题地图的主题多种多样,服务对象也很广泛.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编辑本段地图名词解释
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图的比例尺.其表现形式有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比例尺大于和等于1:10万的地图,如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等的地图可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万并大于1:100万的地图,如1:25万、1:5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和等于1:100万的地图,如1:100万、1:250万、1:600万、1:200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栅格图
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矢量图
矢量图是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用点、线、多边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模型或数据结构.每一个地理要素由一系列有顺序的的x、y坐标描述,这些要素与属性相结合.
大地测量与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
地球是一个自然表面极其复杂与不规则的椭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描述各种制图现象,如何建立地球表面与地图平面的对应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引入大地体的概念.大地体是由大地水准面包围而成.大地水准面是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设想此面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由于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大地水准面也有高低起伏.虽然此高低起伏已经不大,比地球自然表面规则得多,但仍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为了测量成果的计算和制图的需要,人们选用一个同大地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