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郭世民的问题
【顶碗少年回答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点:《桃花心木》《手指》——————————————《匆匆》《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回答
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点:
《桃花心木》《手指》——————————————
《匆匆》《顶碗少年》————-——————————
1回答
2020-06-08 00:02
【顶碗少年回答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点:《桃花心木》《手指》——————————————《匆匆》《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回答
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点:
《桃花心木》《手指》——————————————
《匆匆》《顶碗少年》————-——————————
第二课《匆匆》,朱自清利用排比和对比以及拟人的写作手法.
第三课《桃花心木》,利用了借物喻人(或借景抒情).
第四课《顶碗少年》,利用少年的动作神态来体现少年技艺高超,表演难度大.
第五课《手指》,也利用了排比和拟人,但还用到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上面这四篇课文都是散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不是.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