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唐振军的问题

  英语翻译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英语翻译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回答
2020-06-07 23:4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钱崇游

  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耻是:羞耻.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的这句话,引出了“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向地位和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或形容谦虚、好学,不自以为是.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如果不是心里想了却想不明白,就不要去启发;如果不是能说却说不清楚,就不要告诉他答案;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不要再教给他更多的东西了.”

  注释:

  愤:指想了却想不明白.启:启发,提示.悱:音“匪”,指能说却说不清楚.发:本来指把箭发射出去,这里指给出答案.举:列举.隅:音“于”,角度,方面.反:做出推论并回答.则:就.复:再,接着.

2020-06-07 23:52:4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