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在填报志愿前提前做好哪些准备?-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图图唐的问题

  家长应该在填报志愿前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3回答
2016-05-20 08:5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上海新东方

  你好

  家长应该在填报志愿前提前做好这些准备:1.理解招生政策 2.了解招生形势 3.明确个人定位 4.厘清个人志趣

2016-05-24 08:00:08
张靖67

  具体来说,家长在填报志愿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理解招生政策

  高校招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可是你注意到了吗,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只是表面上的“全国统一高考”,即“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录取批次”(当然,也有个别省份考试科目及录取批次略有调整),而本质上则是“各省统一高考”。因为,高考是分省命题,分省录取,也就是说,你参加的是“全国统一高考”,实际上录取时只是在与本省的考生竞争。因此,你既要研究教育部面向全国颁布的宏观招生政策,更要研究省(市)招生部门面向本地考生公布的具体政策和规定。如招生条例、录取体制、投档原则、体检标准、照顾政策及填报志愿细则等,特别要注意当年招生政策和上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比如加(降)分录取照顾政策,这几年教育部和各地的招生政策几乎年年有变,你必须逐字逐句研读,才能对号入座。

  2、了解招生形势

  因为招生计划是分省制定的,所以你要了解本省招生计划和录取比例,如今年考生总数是多少,其中文科生、理科生、艺术生、体育生、职高对口生分别是多少?较往年有什么变化?省内和省外院校在本省共招多少人?其中,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对口类分别招多少人,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高职各招多少人?报考数与招生数的比例是多少?这个数字与往年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搜集这些信息,会让你大致明白自己今年能上哪一批次的学校,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高考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草率决策。

  3、明确个人定位

  高考分数是填报志愿的基础。由于高校招生的主要规则是以文化考核为主,录取办法是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所以你一定要弄清自己的分数定位,即分数排名。你可以根据自己高中三年的平均成绩以及在本年级的排名,明确自己的整体学业情况。尤其是进入高三以后的几次模拟考试,在形式和难度上已经与高考非常相近,综合自己几次模拟考试的分数位次,再参考一下本校往年考取各类高校的录取率,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大致位次。个人定位明确以后,就能以此作为知分前重点收集相关招生院校的依据。

  4、厘清个人志趣

  高考填报志愿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与你未来的职业生涯紧密相连。有人说,专业决定职业;也有人说,专业与职业没有什么联系,你看现在成功的人有多少从事的是自己原来所学的专业?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比较片面和肤浅,专业与职业之间不是前者所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也不是后者所说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学习金融的可以成为经济师或会计师,学习法律和电子的也可以进入银行和会计事务所工作。但是你要清楚,学以致用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个人发展原则,尤其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每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专业的这个时代,你要在想非本专业上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并作出成就,那是需要你花费很大的个人代价(时间、精力、金钱)才能达到的。

2016-05-30 11:56:59
李溯

  父母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主动收集政策信息

  目前,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招生、保送生、艺术类等招生政策已发布。高三生父母要帮孩子收集特殊类型的招生信息,重点了解录取原则、志愿填报要求等。根据往年经验,不少考生参加了多所高校特殊类型考试,并获得多所院校给予的相关类型考试资格优惠政策,但很多院校特殊类型招生要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这就要求父母仔细了解不同院校相关要求,结合孩子具体情况,合理、科学报考。

  虽然今年的高校普通类专业招生信息还没公布,但是,父母却不能坐等信息发布后才开始准备,可主动收集往年(至少是2010年和2011年)高校的政策和信息。因为,在当年的某一政策尚未发布时,了解往年高考的政策信息,可心中有数。当新政策发布后,父母可以分析出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从而积极应对。

  提前筛选目标高校

  面对众多招生院校,怎样挑选出适合孩子的呢?高三生父母要注意的是,并非全国高校都会在每个省、市招生,不用了解所有学校,只要关注那些在本地招生的院校信息即可。

  以北京为例,去年810余所院校在京招生。这些高校中有的是教育部直属,有的是其他中央部委所属,有的是“211工程”高校,有的是“985工程”高校,有的是民办高校,有的是独立学院,有的是本科院校,有的是高职院校。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培养特色。高三生父母可根据孩子的成绩,有选择地重点了解某一批次的院校。比如,孩子的成绩在一本线以上,可以着重关注一本院校,孩子的成绩在二本线,就可以着重关注二本院校。

  往年填报志愿时,有些父母存在一些误区,他们宁愿选择一般的或低一个层次的在京高校,也不愿报考京外更好的院校。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造成在选报志愿时放弃了许多不错但被认为所处地域不够理想的学校。

  父母如果想更精细地提前筛选出志愿高校,就要结合《录取分数分布统计表》(大厚本)和《北京考试报·北京招生通讯·高校招生专业目录》等材料为孩子进一步筛选。这些资料一般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出版。根据往年情况,一般在4月底5月初。父母也可向上一届考生借阅去年的资料参考使用。

  深入了解专业特点

  在填报志愿时,专业的选择也是重要一环。往年,本报接到不少父母来电咨询:什么专业最好?孩子适合报哪个专业?

  其实,专业不分好的和差的,只有适合与否。考生自己喜欢、考得上、学得好,就是最理想的。父母帮孩子选择专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考虑,要因人而异。有些父母选择专业时,只是从专业的名称去理解,这样考虑比较片面。父母需要了解专业的内涵、开设的课程等。有些专业名称虽然相同,但所学课程、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首都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孙彤建议,父母要查找哪些院校设有孩子喜欢的专业,然后了解这些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特点、师资情况、就业去向、往年分数等。近年来,一些高校的专业采取宽口径培养,按大类招生,入校后在第一年或第二年细分专业。因此,父母也要详细了解这方面的政策。

  及时了解体检结果

  根据工作安排,北京今年高招体检将于3月1日至20日进行。体检结果可在4月15日至5月15日查询。父母要关注孩子的体检结果。

  高考生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除了取决于高考成绩、高考志愿外,身体状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录取时,不同专业依其性质和特点,会对考生的身体状况提出不同要求。每位考生不仅要面对选择学校与专业的问题,也要面临被学校和专业所选择的问题。因此,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要把自身身体状况与所报志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希望帮到您,北京新东方李溯

2016-06-01 20:52:0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