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平衡的意义比较急,如果各位大虾有空,把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饶东宁的问题

  水盐平衡的意义比较急,如果各位大虾有空,把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的归纳总结一起发过来!

  水盐平衡的意义

  比较急,如果各位大虾有空,把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的归纳总结一起发过来!

1回答
2020-06-07 21:3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胡树松

  动物内稳态、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一、内环境稳态

  1、体液和内环境

  ⑴体液是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

  ⑵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液体环境

  ①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三者之间相互转化

  ②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直接的物质交换

  ③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

  2、内稳态及维持

  ⑴内稳态指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⑵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直接参与维持内稳态

  ⑶内稳态的调节是靠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的.

  3、内稳态的生理意义: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温度、pH、钙等的含量

  二、体温调节

  ⑴人的体温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①正常体温及测定部位测定部位正常人的温度值℃说明

  口腔36.7~37.7(平均为37.2)

  腋窝36.0~37.4(平均为36.8)

  直肠36.9~37.9(平均为37.5)常用测定方法

  常用测定方法

  最接近于人体内部温度

  ②体温的生理变化范围

  昼夜变动:清晨(2~4h)最低;下午(14~20h)最高,波动幅度0.6℃左右.

  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高出0.3℃左右,其体温随月经周期变动.

  年龄差异:儿童体温高于成年,成年体温高于老年.

  ③维持体温的意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甚至导致死亡.

  ⑵体温的调节

  ①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②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③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靠完善的调节机制来实现

  三、代谢废物的排泄—水盐平衡

  1、排泄及其途径

  ⑴排泄是指生物体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

  ⑵排泄途径

  ⑶排泄的意义在于调节体内水盐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人体的泌尿系统及其功能

  ⑴大体结构及功能

  ⑵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结构名称主要功能

  肾小体肾小球

  肾小囊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

  肾小囊内层为滤过膜组成部分;囊腔暂存原尿

  肾小管近曲小管

  袢远曲小管对原尿中某些物质执行重吸收功能的主要部位

  减缓原尿流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⑶尿的生成和排出

  ①尿在肾单位中生成,包括滤过、重吸收、排泄与分泌三个环节

  环节发生部位生理活动数量

  滤过作用肾小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水和小分子溶质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滤过液为原尿125ml/min,约为血浆量19%

  重吸收作用近曲小管

  集合管近曲小管液中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75%无机盐、40%尿素等通过上皮细胞进入管周毛细血管;集合管吸收水分,完成滤出液的浓缩,其余部分形成尿液为原尿量1%

  排泄与分泌作用远曲小管血液中K+、HNH4+、HCO3-进入滤液;

  上皮细胞将自身废物分泌到尿液中微量

  3、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⑴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水的来源:饮水、食物、代谢

  水的排出途径:肾、皮肤、肺、大肠排出

  人体Na+的平衡及特点:

  来源:食盐

  去路:尿液(肾)、汗液(皮肤)、粪便(大肠)

  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人体K+的平衡及其特点:

  来源:食物(蔬菜、水果、块根、块茎)

  去路:尿液(肾)、粪便(大肠)

  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⑵水盐平衡的调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在神经-激素调节下完成对水重吸收: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在激素调节下完成对无机盐重吸收和分泌:

  ⑶水盐平衡的意义:对于维持人体内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进行正常各种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糖调节

  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血糖是供给人体活动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如膳食中的糖类供给全身热量的60%~70%).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含量保持动态平衡,在70毫克/100毫升~140毫克/100毫升之间波动,最高不超过180毫克/100毫升.

  为什么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能维持动态平衡呢?

  因为人体内有一套调节血糖浓度的机制,这套机制是以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来共同完成的.

  先是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

  胰岛素是的由胰岛Bcell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合成代谢,它的最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促进全身组织对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岛素是怎样降低血糖浓度的呢?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一类激素,它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必须和所要结合的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紧密结合后,才能产生生理效应.胰岛素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主要分布在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细胞上,它对胰岛素特别敏感,而且识别性极强.如果把胰岛素受体比作是一把锁,那胰岛素就是一把钥匙.胰岛素发挥降血糖的过程就好象是用钥匙打开锁,使细胞的大门打开,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进入细胞内并被利用,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量降低.

  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刺激胰岛素释放;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会引起使血糖升高的另一类激素的释放.由于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人体血糖含量总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样,神经在调节血糖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糖在一定幅度下降,可以左右食欲.当血糖降低时就会有饥饿的感觉,身体就提出要求“请提供能量”.进食后,胃肠道将食入的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吸收进血液,使血糖升高;到血糖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大脑发出指令,使食欲减退.随着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血糖又一次下降……如此反复,从而维持了血糖的动态平衡.

2020-06-07 21:41:0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