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图中Y曲线是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因此,与其相关的消化液有胃液、胰液、肠液.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图乙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其起始部位是甲图中的⑦十二指肠.
(3)淀粉首先被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再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为氨基酸,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据图可知,曲线代表的营养物质只在消化管D中发生变化(或消化管中从小肠开始才有消化脂肪的酶).
(4)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
(5)米饭、面条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等糖类.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6)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故答案为:(1)胃液、胰液、肠液;
(2)D;⑦;十二指肠;
(3)Z;据图可知,曲线代表的营养物质只在消化管D中发生变化(或消化管中从小肠开始才有消化脂肪的酶)
(4)肝炎患者胆汁的分泌会受影响,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
(5)A;口腔;麦芽糖;
(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