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的自然环境-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唐竞新的问题

  我国西部的自然环境

  我国西部的自然环境

1回答
2020-06-09 13:5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宗乾

  1.西部大开发:面向新世纪的战略抉择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我国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国家提出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在总体规划下,今年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大工程,继而循序渐进,遵循经济规律实施,避免一哄而起.

  2.西部大开发决策出台前后

  (1)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战略.

  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1988年,邓小平针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就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1999年6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3)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抓住时机,着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

  3.西部大开发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共同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慢一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协调东西部关系,开发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占我国面积的2/3,和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较为稀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较为落后.这些情况的存在,是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东西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出现某些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是不正常的,必然会出现西部拖东部后腿,最终导致发展严重滞后,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赂,目前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我们一定要把握“两个大局”的辩证关系,抓住机遇.现在的有利条件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建设,东部地区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方面,东部地区在继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有愿望也有能力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和巨大市场潜力,也为东部地区继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更加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接近小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我们党运用经济手段适应市场规律领导经济建设

  回答者:风雨1937-兵卒一级2-2920:10

  自然条件

  〔地形〕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地貌区,基本类型为山地和盆地,山地约占新疆总面积的42.67%,盆地占57.32%.地貌格局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即高大的山脉与广阔的盆地相间排列,自北向南分别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昆仑山脉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气候〕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相对湿度低,夏季干热,冬季干冷,风大沙多,是典型的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南北疆各有相差悬殊的盆地气候和一系列山地气候,多年平均气温南疆为10℃,北疆准噶尔盆地为5-7℃,阿勒泰、塔城地区为2.5-5℃.不同的气候特征与类型,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自然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区域性特征.

  〔水文〕新疆河流水源的补给主要靠山地降水和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融水,共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条,绝大部分为内陆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此外,流量较大的还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20多条,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余全部是内陆河.新疆的湖泊多为终点湖,面积变化大,位置也常迁移.罗布泊、玛纳斯湖已经干涸,艾比湖近于干涸.目前比较稳定的湖泊有100多个,多数为咸水湖,其中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5个,较大的湖泊有博斯腾湖、乌伦古湖、巴里坤湖等.

  新疆平原地区及诸山间盆地疏松沉积层中,储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其主要补给来源来自山口以下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其次是山区裂隙水.

  资源状况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得天独厚,光、热、水、土、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丰富,是我国一个资源性省区.

  〔土地资源〕新疆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人均占有量高.农林牧可利用土地面积达6853万公顷,居全国首位.人均宜用地面积约4公顷,是全国人均占有量最多的省区.但新疆土地资源中宜用地比重低、质量差、结构不平衡,未利用土地面积共9862.0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59.2%.

  新疆土地开发利用率为40.8%,现有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七大类已利用土地共计67.87万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98.57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面积16.46万公顷,交通用地面积21.73万公顷.水域面积463.05万公顷,其中有可养殖水面33.33万公顷,已养殖水面7.9万公顷.

  〔气候资源〕新疆太阳辐射十分丰富,总量为5200-6200兆焦/(平方米·年),在全国主要农业区名列前茅;年日照时数居全国首位;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变化在60%-80%之间,生长季节的4-9月,日照百分率大于全年平均值.但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不够稳定,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新疆的光能利用率平均仅为0.6%.

  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从年平均800毫米至几毫米,相差百倍以上,分布规律为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盆地谷地为少雨中心;年平均蒸发量北疆多在1500-2300毫米之间,南疆为2000-3000毫米,东疆为3000-4000*毫米.

  新疆

2020-06-09 13:58:1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