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申忠轩的问题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1回答
2020-06-09 18:0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滨宇

  (1)根据题意“工业化…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等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根据题意“最高的速度,速度是灵魂”可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速度,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根据题意“一九七九”可知,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改革开发的开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可知,我们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

  (4)本题小题主观性较大,可以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等方面去思考.

  故答案为:

  (1)最高利益:实现国家工业化;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3)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前:以阶级斗争为纲;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改革开放等.

2020-06-09 18:08:5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