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历史的记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万荣林的问题

  报刊--历史的记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

  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速度……灵魂。”--l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材料四:在新的一年里,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道路前进,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l992年1月1日社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初步建立起近代工业的独立体系是在什么时候?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新一届领导集体将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

1回答
2020-06-09 19:2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何家华

  (1)阅读材料一可知此时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指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之初,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规定:1953-1957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一穷二白的面貌.

  (2)从材料二中“最高的速度”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片面追求发展高速度、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问题.事实上,在1958年前后我国经济建设确实出现了上述问题,具体表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从材料三中“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可知,“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新一届领导集体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和关注民生.

  故答案为:

  (1)“一五”计划完成后(时).

  (2)问题: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3)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

  (4)坚定不移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和关注民生.

2020-06-09 19:23:5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