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个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问题和答案
求20个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问题和答案
求20个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问题和答案
求20个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问题和答案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辛亥之役,本预定湖南首举义旗,举事后,湖北必调兵往援.计划以往援之师前途倒戈,内外夹击,到武汉长岳立时即可光复.不意湖南举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发生汉口俄租界总部爆炸之事……——《辛亥革命资料汇集》(2)《糯公随笔》
材料三“按武昌起义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澄一逃;倘瑞澄不逃,则张彪(注:驻武昌新军第八镇统制)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集》孙中山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说“武昌起义绝非一只从云端上掉下来的幸运之果”.(3分)
(2)概括材料二、三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3)恩格斯曾说过: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5分)
【答案】
(1)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和三民主义的指导;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3分)
(2)都认为武昌起义出于意外(或具有偶然性).(2分)
(3)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看似偶然,实则是清末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阶级矛盾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武昌起义的背景原因,依据材料中“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的背景原因有: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的传播;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
(2)依据材料二中“辛亥之役,本预定湖南首举义旗…不意湖南举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发生汉口俄租界总部爆炸之事”、材料三中“按武昌起义之成功,乃成于意外,”,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三的共同观点是:武昌起义出于意外,是一场偶然爆发的革命.
(3)本问首先明确材料中体现的对于武昌起义的观点有两种:一是必然;二是偶然的.依据“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革命的爆发并不是一场偶然,武昌起义的爆发有着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辛亥革命是哪一年爆发的?是宣统几年?
1911年,三年
2、辛亥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孙中山是辛亥革命中的哪一个会的成员?
兴中会
4是革命之母”,为什么?
华侨(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持)
5、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6、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辛亥革命的结果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2.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彻底地推翻帝国主义(根本原因
9、兴中会的创立时间、地点和性质
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0、中国同盟会的创立时间、地点和性质,机关刊物是什么?
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11、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
12、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
1911年武昌起义
13、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谁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4、三民主义是什么?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5、辛亥革命的主要组织有?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16、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教训
失败原因: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充分发动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3)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经验教训:1.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2.资产积极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势力阻碍革命的顺利进行
13、1912年,寓意为(C)的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14、孙中山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经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于1924年5月创办了黄埔军校。军校由孙中山兼任总理,以(A)为校长。
A、蒋介石B、廖仲恺C、何应钦D、王柏龄
15、“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说明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对人的(B)行为作了要求。
A、礼貌B、举止C、卫生D、日常
16、“礼仪”一词最早出现在(D)。
A、《春秋》B、《礼记》C、《易经》D、《诗经》
17、有些信件永远要用手写,下面决不能打字的信有(C)。
A、介绍信B、慰问信C、邀请信D、公开信
18、以下关于化妆的做法,错误的是(D)。
A、化妆要自然B、化妆要协调C、化妆要避人D、化妆要频繁
19、穿西装的重要规则叫“三个三”,其中的“三一定律”原则,指的是(B)应该是同一颜色。
A、领带、鞋子、袜子B、鞋子、腰带、公文包
C、领带、腰带、公文包D、领带、公文包、鞋子
21、用餐时应该注意(C)。
A、为了显示诚恳热情,主人要尽量劝客人多喝酒
B、为了礼貌,即使口中含着食物也要回答他人的问话
C、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
D、只挑自己喜欢的菜肴吃
22、套裙的裙长应以不短于膝盖(C)厘米为限。
A、5厘米B、10厘米C、15厘米D、20厘米
23、社交凝视区的正确范围是:(A)。
A、以两眼为底线,嘴唇为下顶点所形成的倒三角区域
B、从双眼到胸部之间
C、以两眼为底线,额中为顶角形成的一个三角区
D、直视对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