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民心深处有丰碑于良2016年-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耿宝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民心深处有丰碑于良2016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民心深处有丰碑

  于良 2016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们的声音:“李老师啥时候来村里作指导啊?”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内丘县岗底村农民杨会春,脑子转的有点慢。教苹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后来,杨会春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种苹果再加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的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台。

  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去年12月初,李保国正在邢台市做课题研究。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邀请他去村里作指导。本来他的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村里,打个来回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答应了下来。可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随行的人员都劝李保国说:“高速路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李保国说:“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

  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们大声说:“今天雾大,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诚恳地道歉后,他就拿起工具,教大家怎么操作。

  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

  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有说清楚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5年来,李保国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

  这两年,河北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省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李保国更忙了。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给他们的乡镇、村庄作规划。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

  有一回,在石家庄,他一天之内转了4000亩苹果园。我劝他说:“你这样干太辛苦了!”他说:“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3200万。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

  为了百姓早一天脱贫,他像个“拼命三郎”。采访时见到他的遗物,十几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着他奔波忙碌的行程。仅从2016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里,外出的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忙碌着……

  是什么支撑他心系太行、立志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操碎了心?是什么支撑他不顾病体、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是什么支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埋头耕耘、淡泊名利、不图回报?

  是信念的力量,他的信念就是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起来、让老百姓都过上他们向往的好日子!

  有如此的苦干实干精神,有如此为民的百姓情怀,百姓又怎么能不爱戴他、不尊崇他呢?百姓们说,李老师没有走,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都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化成的。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摘编自2016年6月13日《河北日报》)

  (1)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的声音”一语,暗示出李保国平时与老乡们联系之紧密、感情之深。

  B.“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表和通讯名字一样,是李保国怕农民说不清,取“模式”为名方便指导。

  C.开篇写人们为李保国办理丧事,结尾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前后照应,既暗示丧事办理--因为坟上是要立碑的,又突出他所建功业。

  D.倒数第三段以一组问句构成排比,引发人们思考,紧接着下一段用一句话进行回答,这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李保国崇高的思想境界。

  (2)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数据

1回答
2020-06-10 01:3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胡桂珍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根据后文“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来看,显然是指“探索”致富形式,而不是为了指导农民方便.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D、主要不是突出自豪感,而是突出他心里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农民脱贫的事放在第一位.D、主要是突出李保国在教学时的耐心.这两个选项特别注意“主要”二字,事例本身就是赞扬李保国的.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传记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有说清楚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这是一处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写出李保国同志把农民的事放在心上;如:我劝他说:“你这样干太辛苦了!”他说:“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3200万.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这是一些列的语言描写,表明其为农民脱贫的急切心情.

  答案:

  (1)B

  (2)CD

  (3)①细节描写,如电话通话录的名字,表现出他对农民方便的事情记在心上;②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崇高.如去石家庄不辞劳苦所说的话,表明其为农民脱贫的急切心情.③善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如教杨会春、到前南峪村指导等典型事件表现他一心为农民着想的品质.④通过列举数据来表现他的崇高品质.如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表现他为农脱贫奔美好的信念.(答对任意一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3分,答对任意三点5分.)

2020-06-10 01:41:2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