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是我国西部的一处集中连片大面积的贫困地区,1987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87元。国家虽年年救济,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人们一直在困境中苦熬着。为了摆脱贫困,
某地区是我国西部的一处集中连片大面积的贫困地区,1987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87元。国家虽年年救济,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人们一直在困境中苦熬着。
为了摆脱贫困,十几年来,该地区每个村都办起了农民夜校,聘请专职教师给农民讲课,指导农民学习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市场经济理论。
同时,全区开展了几次大讨论,他们从历史教训中得出结论:等,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实现不了温和饱;怨,只能说明没志气;熬,则永无出头之日。惟一的出路是苦干实干,自己解救自己。
于是,他们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且根据市场需求,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优质高产的水果、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品畅销国内外。
经过十几年的苦干、实干和巧干,到1999年,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80元,开始过上小康生活。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说明增加农民收入在经济上的重大意义。
(2)该地区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是如何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