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涂永忠的问题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

  《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___)“唯求则非邦也与?”

  (___)“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___)“唯赤则非邦也与?”

  (___)“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①请在横线上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②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1回答
2020-06-11 20:5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彭平

  解析:①一问一答,只要把握孔子的观点和二人师生的关系就能推断出来.    ②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标点,是孔子在回答了曾皙的问题之后,又自问自答;第二种标点,是曾皙和孔子两人一问一答.同学们可以赞同任...

2020-06-11 21:00:0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