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和再别康桥从所属师派,协助做时间以及背景,主要意象,诗歌-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蔡岩的问题

  雨巷和再别康桥从所属师派,协助做时间以及背景,主要意象,诗歌主旨,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结构特色,语言特色等角度做出对比赏析

  雨巷和再别康桥从所属师派,协助做时间以及背景,主要意象,诗歌主旨,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结构特色,语言特色等角度做出对比赏析

1回答
2020-06-11 07:5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彭德云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2020-06-11 08:03:3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