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的麦收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均才的问题

  孙子的麦收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电话响了。谁的电话?真是添乱。哦,是儿

  孙子的麦收 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电话响了。谁的电话?真是添乱。哦,是儿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成了家,有了孩子。

  “爷……”

  “哎……是孙子哟。”大老刘心里灌了蜜,劳累顿时全散了。

  “我今天收麦了!”孙子高兴地喊。

  大老刘一听,恁小的孩子能收麦?上哪收麦?城里有麦子?收麦是很累人的活计,时间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人们说“一麦两秋”就是说收麦活重。大太阳底下如火烤,麦秸上有一层厚厚的灰,手一动,灰便飞起来。还有小蠓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你--收麦?累不累?”“一点也不累。好玩着呢!”

  好玩?收麦子好玩?割麦时要蹲在熟透的麦子边,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点点地往前欠着身子,一把一镰才割四指远,一天也就割亩把地。一天下来,浑身是灰,往床上一躺,像散了架子。

  “今天我和爸妈一起去体验农家乐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身运动装,我穿上可好看了。带上饮料,我最爱喝的。”

  “这不是旅游吗?”

  “差不多,你猜我割了多少麦子?”

  这一问难住大老刘了,孙子一天能割多少麦子呢?半亩不能,有一间房子大的一片儿就不少了。他想着。

  “猜不到吧。我割了二百六十棵麦子!”孙子很有成就感。

  天哪,孙子能用棵来统计割麦的数量!

  “割那么多,累吗?”大老刘算是明白了,孙子是玩,不是收麦子。

  “不累!妈妈一边给我打着伞,一边给我拿饮料,一会儿喂我一口,一会儿给我擦擦汗;爸爸接我割的麦子,我割一棵,爸爸计一棵,一共二百六十棵!”

  大老刘没有回话,只“噢”了一声。

  “爷,唐诗错了!就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咋错了?”大老刘心里一疼,像是被谁狠狠地砸了一下,赶紧问。

  “我觉得,收麦一点也不辛苦啊!我把麦棵交给加工人员,他给我打了二万零五十八粒麦子,可是哪有一点辛苦啊?所以‘粒粒皆辛苦’错了!”

  乌云遮蔽了天空,远处传来了雷声。

  大老刘愣了半天,才说:“明天你回来帮爷爷割麦子吧。”

  第二天,艳阳高照,真是麦收的好天气!大老刘只带了孙子一个人下了田。只一会儿工夫,孙子就脸色潮红,汗珠直滴,动作也慢了下来,开始用求救的眼光看向爷爷。大老刘什么话也没说。孙子越割越慢,终于割不动了。大者刘指着孙子割下的麦子说:“你数一数,今天你割了多少粒麦子?”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一进门,孙子就累得瘫倒在地上,苦着脸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看着孩子疲劳的样子,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大老刘却高兴地笑了。

  (1)请用合适的词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大老刘”的心理状态。

  接到孙子电话时___→听说孙子参加割麦时___→ 听到孙子说劳动不辛苦时___→听到孙子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时___

  (2)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写作意图。

  (3)阅读下列两句话,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

  ①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都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人物?___

  ②简要分析加点词的内涵。

  呆住了:___

  脸红了:___

  (4)《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月亮,发现美,把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界。文中的“大老刘”也用这样的方式教育了“孙子”。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他们这种教育方式的认识。(80-100字)

1回答
2020-06-11 22:0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邵贝恩

  (1)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用恰当的词表达人物的情感即可.可按顺序表达为:欣喜;吃惊;沉重;欣慰.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要结合环境描写的内容与所处的语境去综合分析.这个句子描写了麦收的辛苦,与下文孙子愉快的农家乐劳动形成对比;为下文写孙子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埋下伏笔.

  (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与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人物描写的常用方法,结合句子内容去分析具体内涵.两句话都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呆住了:写出孙子的诧异;“脸红了”:是爸爸妈妈为自己教育子女方式不当而羞愧;为自己溺爱孩子而羞愧.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完成此类题目,要善于提炼文章与链接材料的共同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

  (1)欣喜(惊喜、甜蜜);吃惊(担心、疑惑);痛心(伤心、郁闷);欣慰(高兴).(每空1分)

  (2)内容上写出了收麦的艰苦,是很累人的活计(1分),与下文孙子的“旅游”愉快的农家“收麦”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结构上为下文孙子回家收麦子,体会到收麦子的辛苦做铺垫.(1分)

  (3)神态描写;(1分)孙子本以为收麦子是一件“容易事”,但当他真正下田收麦子后,不仅体验到了收麦子的艰辛,从而感悟到爷爷的不容易,所以,一下子“呆住了”.(2分),爸爸妈妈看着儿子疲劳的样子,想到大老刘劳作的艰辛,感到愧疚;爸爸妈妈为自己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而惭愧.(2分)

  (4)示例一:他们用引导的方式启发孩子,我很赞成.这种方式鼓励孩子积极自主探索,获得知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如,我想了解手表的结构,爸爸就让我拆开他的手表,教我组装,让我认识手表的机械构造.示例二;大老刘不用说教,而用实践让孙子明白道理纠正偏差,我很赞成.我父母也是这样.我一直认为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会生活得更快乐,那次父母故意出差两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我终于认识到我错了.

2020-06-11 22:06: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