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体现-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彭良瑞的问题

  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体现

  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体现

1回答
2020-06-11 18:1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毕训银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方向和道路.以上定义和解释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论述,并且"发展"这个概念已经包含变化的方向(即向上).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把前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中有用的成分保留了下来.因此,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简单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形式的回复、内容的发展,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事物发展的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即新的肯定阶段,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起伏性和曲折性.

  编辑本段历史演变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概念和理论,是G.W.F.黑格尔总结了欧洲哲学史上有关的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他用“否定之否定”来描述“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并用此作为构造其哲学体系的基本方法.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一系列概念的活动与展开.他分析了概念自身的矛盾,认为任何概念都可以归结为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肯定就是概念自身,是概念的抽象状态.否定是和概念自身性质相反的规定.概念由肯定转化为否定,即由抽象转化为具体.概念的本性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因此,否定必须再次被否定,重新回到肯定,使否定和肯定,即具体和抽象结合起来,这就是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对原来概念的扬弃,使它具有更丰富的内容.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原来的概念获得了新的发展.由于这个过程开端的概念和最后的概念是重合的,因此,黑格尔把否定之否定比喻为圆圈式的发展.在圆圈式的运动中,每一次否定之否定,既是对原来概念的说明和返回,又是新的发展的起点,即下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开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从逻辑阶段到自然阶段到精神阶段,以及每一个阶段中的一系列小阶段,都是由肯定(正)、否定(反)、否定之否定(合)组成的,成为由一个大圆圈和许多小圆圈所构成的体系.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但他在抽象的、思辨的表述中,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因素,不自觉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运动和联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直接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了革命的改造,使这一规律获得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不是从概念、思维中逻辑地推演出来的,而是从客观事物和现实的发展中抽取出来的,是对自然界、社会历史中事物发展普遍规律的反映.

  编辑本段实质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这两方面的矛盾,促使事物从肯定转化为对现存事物的否定,事物的自身发展由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通过否定,即事物自身发展中否定方面对肯定方面的扬弃,事物改变了原来的存在形式和性质,由某物变成他物.他物对某物的否定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在否定阶段中,只是事物的否定方面获得了片面的发展,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并未彻底解决,事物的自身发展还未完成.由于内在矛盾的发展,作为否定事物的他物也必然被否定,否定者又被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否定,矛盾双方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了肯定和否定的统一.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事物在新的基础上重现自身,仿佛是原来事物的复归.但它不是原来事物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更丰富的基础上的复归,是完成了自然发展过程的新事物.事物的发展从肯定到否定,到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性的螺旋式系列(见发展的螺旋式),构成发展过程的整体.周期性的螺旋式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根本特点,也是区别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的主要之点.否定之否定是指同一事物的同一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过程.每个事物或事物某一方面的质的规定性,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矛盾.所以,事物或事物某一方面的质的自身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3个阶段,或者说是3个环节两度否定,这是普遍的.但是事物的范围不同,复杂程度各异.不同的事物、不同方面的质,按照一定的层次互相包摄.每个层次,只有先完成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才能进入下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不能把不同层次的事物的矛盾,笼统地纳入同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否定之否定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但这个结果不是静止的.在这个结果里,原来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有矛盾存在,发展就不会停止.上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的结果,变成另一个发展过程的肯定环节,开始另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所以否定之否定既是结果,又是开端.事物的矛盾是绝对的,发展是无限的,否定之否定永远不会达到一个最后的终点.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否定之否定过程的表现又有特殊性.有的事物只经过一个周期,就向过程之外的他物转化去了.有的事物则要经过许多次的周期循环.如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就要经过千百次的循环,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否定之否定是回复性与前进性的统一.有的事物的发展回复性比较明显,有的事物的发展,前进性较为突出.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事物不断地被扬弃,不断地变化、更新.但由于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偶然事件的影响,这个过程也可能暂时发生逆转、倒退、偏差等等现象,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出现曲折,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实践意义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是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但前两个规律是从事物和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揭示事物内部发展的动力和状态,而否定之否定规律则从螺旋式的前进运动方面揭示事物的辩证发展,以最一般的形式总括事物自身矛盾运动过程的全

2020-06-11 18:20:0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