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胡静倩的问题

  为了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某研究性小组每次试验都选用浓度为0.020mol.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和0.020mol.L-1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混

  为了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某研究性小组每次试验都选用浓度为0.020mol.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和0.020mol.L-1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在如下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实验,记录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变蓝所需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10 20 25 30 35 40 50 55 60 溶液变蓝时间/s 80 72 65 57 61 72 78 始终不变蓝 始终不变蓝已知:

  ①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时即有I2生成,产生I2会与淀粉作用产生特征的蓝色

  ②在如图所示,淀粉溶于水的会形成螺旋状的分子结构,并在螺旋状分子结构中产生一个空腔,当I2分子钻入空腔中与淀粉结合在一起,才会显示特征的蓝色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I2钻入空隙后与淀粉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类型为___

  A.离子键B.共价键C.氢键D.范德华力

  (2)比较20℃和40℃下NaHSO3反应速率的大小v(20℃)___v(40℃)(填“>”“<”或“=”);

  (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___

  A.用50mL酸式滴定管取KIO3酸性溶液

  B.实验中先将NaHSO3(含少量淀粉)溶液和0.020mol.L-1KIO3酸性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再将盛有混合溶液的烧杯放入水浴中加热

  C.实验过程中用温度计不断搅拌混合溶液

  D.在同一温度下,最好采取平行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4)该研究小组对温度下溶液不能变蓝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他们查阅资料可知,该温度下溶液中碘分子不会升华,因此他们对不能变蓝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温度升高,破坏了淀粉与碘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假设2:___

  请设计实验证明假设1正确的方法是___.

1回答
2020-06-11 05:0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孙飞显

  (1)I2钻入空隙后与淀粉结合在一起,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此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20℃和40℃下NaHSO3反应速率的大小为:v(20℃)<v(40℃),

  故答案为:<;

  (3)A.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溶液,所以用50mL酸式滴定管取KIO3酸性溶液,故A正确;

  B.实验中先将NaHSO3(含少量淀粉)溶液和0.020mol.L-1KIO3酸性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再将盛有混合溶液的烧杯放入水浴中加热,这样会导致亚硫酸氢钠与碘酸钾溶液部分发生反应,影响了实验的测定,应该在水浴加热的烧杯中混合两种溶液,故B错误;

  C.搅拌应该使用玻璃棒,使用实验过程中不能用温度计不断搅拌混合溶液,故C错误;

  D.在同一温度下,最好采取平行多次实验,通过取平均值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4)温度较高时溶液没有变成蓝色,可能是温度升高,破坏了淀粉与碘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可能是酸性条件下淀粉完全分解,溶液中不存在淀粉导致的,所以假设2为:温度升高,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完全水解;验证假设1的方法可以为:将55℃下的装有反应液的烧杯取出,置于冷水浴中冷却,若出现蓝色即可证明假设1合理,

  故答案为:温度升高,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完全水解;将55℃下的装有反应液的烧杯取出,置于冷水浴中冷却,若出现蓝色即可证明.

2020-06-11 05:13:5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