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完整的表述实践观点的主要内容并谈你的学习体会-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孙君文的问题

  请完整的表述实践观点的主要内容并谈你的学习体会

  请完整的表述实践观点的主要内容并谈你的学习体会

1回答
2020-06-13 12:1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占元

  实践包括唯物论的实践和认识论的实践,首先是唯物论的:一、实践的含义及形式

  1、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指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而是实践拥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实践是标志人的生存方式的哲学范畴.

  2、形式: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物质生产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意识.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三、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即目的性

  3、社会历史性,即制约性

  四、实践运行的三个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五、实践的主、客体

  1、实践的主体

  主体是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重任务.

  2、实践的客体

  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是进入实践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3、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

  物质性,但又不能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除人以外的一切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无意识的,盲目的,都不可能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而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4、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的关系,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5、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

  (1)主体对象化: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实际上,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

  (2)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1、含义

  (1)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2)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然存在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1)主观世界不同于客观世界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②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的;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③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相互转化的.

  (3)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同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②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③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与途径.

  七、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1、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并打上了明显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

  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

  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类世界时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

  (1)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制约,不可分割.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转化.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中延续了自己的存在.同时,人化自然加入到由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世界的运动过程中.

  八、实践是怎样创造人类世界的

  1、实践活动首先造成了自然界的分化,使自然界一分为二.

  2、实践造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分化.

  3、实践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划分.

  九、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

  1、实践唯物主义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又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的辩证观点.

  2、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贯彻了唯物辩证的观点,它既承认社会历史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具有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意志对社会历史具有能动作用.

  3、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承认自然及对于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但他更进一步的认为,只有实践活动才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条件,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根据.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不仅是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更理想更美好的人类世界.

  十、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对立统一的人类世界;

  2、实践促进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

  其次是认识论的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功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020-06-13 12:17:5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