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作用是什么?”,这里有一个暗示“时序变化”,那也就是说,诗歌中所写应都是与“时序变化”有关,考生只要找到与之相关意象分析即可.上片“初凝粉”,指花蕾刚开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现出雏形.“小桃”,桃花的一种,开花在旧历正月,梅花开后.“损”,伤.这里指桃花被风摧残而凋谢.这两句是说: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长出花蕾,不知不觉小桃花也已经凋谢.“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梨花在清明前后开放.这两句是说: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你因为什么事耽搁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上片三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对于“作用”,考生抓住时序变迁来答题,通过梅花、桃花和梨花的依次开落来表达时序变迁.突出等候之久,为下文抒发怅惘之情作铺垫.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题区间在下片前两句,“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栏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次数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得很含蓄.这两句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刻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
(3)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答题关键词“抒情特色”“效果”这是考查诗歌的手法和思想感情,答题区间在下片后两句.结语由盼心上人不归,转而怨恨蜘蛛、喜鹊:“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蜘蛛”,这里指一种小蜘蛛,即俗传报喜的“喜蛛”.喜鹊,俗传能报喜讯,所以有“喜鹊登枝”之说.这两句是说:蜘蛛和喜鹊已多次相见,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地不讲信用怎么能让人相信.不怨人不归,而怨蜘蛛、喜鹊“无凭”,托物抒情,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
答案:
(1)通过梅花、桃花和梨花的依次开落来表达时序变迁.(1分)突出等候之久,为下文抒发怅惘之情作铺垫.(2分)
(2)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2分),刻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1分)
(3)托物抒情,(1分)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1分),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2分)(意对即可)
译文:
离去的时候梅萼还是刚刚凝粉,眼见小桃花开都被风吹损,梨花开得最晚也凋零了,为什么归期没有个定准?
栏杆都倚遍了又来凭栏远望,眼泪偷偷地沾湿了红袖.蜘蛛与喜鹊多么误人,像这样没有凭据怎么值得相信?
赏析:
此词上片通过写景表现时光的流逝,来烘托心中的闺思.下片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委婉、真实.
上片从分手的时候写起:“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唐刘禹锡《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答之》:“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这里指桃花被风摧残而凋谢.这两句是说: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长出花蕾,不知不觉小桃花也已经凋谢.“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梨花在清明前后开放.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是说: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你因为什么事耽搁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上片三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
下片前两句具体描绘相思之情:“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阑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次数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得很含蓄.结语由盼心上人不归,转而怨恨蜘蛛、喜鹊:“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这两句是说:蜘蛛和喜鹊已多次报喜讯,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地不讲信用怎么能让人相信.不怨人不归,而怨蜘蛛、喜鹊“无凭”,无理而妙.
此词以浅近质朴之语,曲折表现思妇幽怨之情,足见词人笔力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