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绿罗裙贺铸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冯季昉的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绿罗裙贺铸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①小。应念画眉人②,拂镜啼新晓。伤心南浦③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注】①花房:花瓣的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绿罗裙

  贺铸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①小。应念画眉人②,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③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注】①花房:花瓣的总称。②画眉人:汉朝张敞和妻子感情很好,常替妻子画眉。以后称自己的妻子或情人为画眉人,以表相亲相爱之深。③南浦:语出江淹《别赋》,送别之处常称南浦。

  (1)上片中词人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结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什么意思?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何特色?

1回答
2020-06-13 21: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万亚东

  (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本题的技巧已经给出,答题时只要结合诗句分析虚实相生在文中的体现.前两句是实写,写景,后两句是虚写,想象恋人的行为.

  (2)本题有三小问,需逐一回答.第一问很简单,根据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即可.第二问分析诗人情感,抓住诗句中的“记得”“怜”,体现的是思念之情;感情抒发的方式也很明显,诗句是写景,是间接抒情,属于移情于景.

  答案:

  (1)前两句实写:东风和暖,柳枝婆娑茂密阡陌悠长,轻云蔽月,花儿似隐似现显得不像白天那么饱满(2分).后两句虚写(想象):远方的恋人此刻应在深深思念着我,清晨拂镜自照时,常会为自己消瘦的面容而悲声啼哭(2分).

  (2)你那身穿绿罗裙的倩影,让我念念不忘;别后的日子里,每每见到芳草绿茵,总会产生爱怜之意,仿佛那荫荫碧草,就是你身着绿罗裙的美丽身影.(2分)蕴含着长久分别后深挚、苦痛的思念和眷恋之情.(2分)词人把现实中的人和自然界中的景紧密结合(移情于景)(2分).

  参考译文:

  天近拂晓,东风微拂,向远处延伸的道路两旁的柳枝摇荡.月落云遮,原野弥漫在晨雾的朦胧中,不像天清月朗时那样开阔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怎么不思念她呢?她一定也像我一样因思念而早起,拂拭着镜子顾影白怜而悲啼.

  和她在南浦分别时两人泣不成声、依依惜别的情景历历在目.离开京城后,她的身姿容貌无时不在眼前浮现,特别是那绿色罗裙的样子.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一见到绿茵芳草,便觉得是她穿着绿罗裙飘然而降,无限深情的眷恋也因此稍有依托.

  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怀念恋人之作.首两句描绘眼前之景.东风,点明节令乃微风吹拂的春季.东风日吹,气候日暖,柳枝日长,枝叶婆娑茂密起来,渐渐地将阡陌隐蔽起来,再加是在月光朦胧的夜间,往日一览无余的道路,在柳枝的掩映下,似乎变得神秘起来,悠长起来,有如一条无穷无尽的绿带,盘绕于田野,这是白天所见;一片轻云掩映下,月光暗淡多了,在暗月的辉映下,白日盛开的花儿似隐似现,显得不那么饱满了,这是夜晚所见.两句细腻地刻画了春光灿烂时节的美好景象,为下文的伤怀、回首起了铺垫.

  “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在这月色朦胧的夜景,满怀羁旅愁情的词人心里不能平静.尤其是当此春风轻拂,柳枝飘摇之时,词人敏感的心灵一阵颤动,不由得想起了远在京城的恋人:此时此刻的她,一定也正陷入对自己的深深怀念中,分别愈久,悲愁愈增,昔日风采当因别后彻夜未眠的相思而黯然失色,以致清晨拂镜自照时,常会因亲睹自己消瘦的面容而悲声啼哭.这两句全从对方设想,写得隐微含蓄,前句写其思,后句写其清晨理妆时的啼,包含无限潜台词和暗场戏,曲曲传达出女主人公幽微隐约的心理.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这两句回忆别时情态,兼点恋人所在.前句重写留者,后句重写去者,既写对方,也写自己,层层推衍出上片思念之因.按相思相守多日,故当时分别,深感再逢杳杳无期,留者固情意缠绵,黯然伤神,去者亦恋恋不舍,一步一回首.但去者又不得不去,留者又不能不放,当此之际,那种凄哀悱恻的别离神态于作者的刺激真是太强烈了,以致在头脑中留下了一种永不磨灭的印记,至今尚记忆犹新.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分离已久,可思而不可近,可念而不可即,唯分别时身穿绿罗裙的倩影,最为醒目,最为亲切.羁旅生涯中,每逢随处可见的芳草绿荫,总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仿佛那荫荫碧草,就是她那身着绿罗裙的可爱身影,飘飘荡荡,幻化而成.春天的芳草,时时都有,处处可见,所以,这种对恋人深刻的眷恋感,似乎时时处处,都能得倾注,获得满足.这两句,实际源于五代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原句,但牛词中的两句,是作为女主人公与男友分别时的叮嘱语出现的,贺铸原封不动拈用牛词原句,主要是抒发与情人长久分别后男主人公的一种心理活动.他采用巧妙的移情手法,借助于绿色这一特殊的色彩,将现实中的人与自然中的景紧密结合起来,使遥远的空间与悠久的时间借助于想像的翅膀相连结,作者对恋人的思念,亦似乎借助于随处可见的芳草绿荫,得到了一种充分的心理满足.然想像归想像,现实归现实,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作者相思的苦痛透过这种貌似轻松的洒脱语而愈显强烈,这也正是这首词的艺术魅力的体现.

2020-06-13 21:27:3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