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①“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忆京城相聚之乐,一抒别后相思之苦,形成对比;(1分)②“一杯酒”与“十年灯”,一言欢会极其短促,一说飘泊极其漫长,形成对比;(1分)③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2.(2分)为官清廉、怀才不遇、好学不倦。(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3.(3分)①运用想象,②描写了友人生活环境的凄凉,③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不平和惋惜。(每点1分。)
1.
分析:
此题考查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从对比的手法角度赏析,故答题时,可从诗句中找出对比点,然后结合着对比点分析,例如,“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明媚欢快与凄凉孤独对比,自然表现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分析:
1.确定手法---思考方向。写人的手法,可以用以景写人以物写人以事写人以典写人,很明显,这首诗是以事写人、以典写人,2.确定重点(即这首诗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定点概括。可以从侧重遭遇、侧重心情、侧重品质、侧重身份四个方面考虑。读后发现,这首诗是以事写人、以典写人,故侧重的是遭遇和品质,“四立壁”表现出友人为官清廉;运用典故“三折肱,知为良医”,表现了友人的怀才不遇;“读书头已白”表现了友人的好学不倦。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
分析:
赏析诗歌结尾两句,可从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角度赏析,“想见”一词表明是运用的想象手法,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用凄凉的环境描写衬托了友人生活环境的凄凉及境遇的不平,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