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才的作文内容是有关千里马与伯乐的人才内容-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孙雅明的问题

  有关人才的作文内容是有关千里马与伯乐的人才内容

  有关人才的作文

  内容是有关千里马与伯乐的人才内容

2回答
2020-06-16 00:3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陈珊

  常常念叨:“哎呀,人才难寻哪!”

  我听了觉得好笑,大可以认为那人愚蠢,似有坐进观天之嫌,隔了一会,又觉得那人可耻,因为他暗地里将自己比作伯乐——尽管他不是。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对社会造成不了大的影响,终究会被社会淘汰掉。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韩愈,唐朝人,背后人评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因其仕途不顺,做此《马说》,一方面暗指那时千里马的悲惨命运,即被埋没于马夫手中;另一方面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的情怀。初看上去,今天的情况就不尽相同了,一眼望去,满世界的千里马,再一眼望去似乎又有许多的伯乐,场面甚是热闹。千里马们不再担心被埋没于马夫手中,伯乐也不会因寻不到千里马而郁郁寡欢。在这个千里马泛滥的世界里,伯乐的作用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众所周知,时代是需要天才,但更需要人才,人才即为千里马。说千里马多是不现实的,因为伯乐本身是不愿有这样的事发生。一旦如此,如何置这些千里马于手中才是当务之最急。于是乎,在伯乐残酷的刷选之下,多数的千里马被耍了下来,并美名曰“下野”“告老还乡”,只有少数的千里马继续荣升,成为了新一代伯乐。

  又有人禁不住感叹:“咋同样是千里马,差别就这么大呢?”这样的疑问同样是愚钝的。有则故事讲到一江湖义士爱打抱不平,在杀光了所有的土匪山盗之后自己亦被官兵杀害。无独有偶,西汉时的韩信,明朝时期的许多开国大臣,都是在立下汗马功劳之后便与世长辞,只不过在经过岁月的沉淀,思想的洗涤之后,以至于后来的一些人悟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一句话,巧妙地将自己的不满化作一片丹心,可歌可泣,“令人敬佩”,这是后话。

  不管怎样,时代是进步的,积极向上的。今日之千里马,已无往日的担忧,因为是金子总要闪闪发光,总会被人发现。但这并不代表千里马不再被埋没。毕竟,叛逆的千里马是不被伯乐所认可的。千里马作为时代的产物,准确点说是作为伯乐达到目的的工具,其命运或是一马平川,或是化身与尘土,因为千里马也是马,命运终究掌握在伯乐手中。

  大概韩愈先生是没有看到这成关系,或许看到了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如果真是这样,他不会大呼“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是呼“千里马常有,伯乐也常有,只是知人善用的伯乐不常有。”

  由此观之,有人念叨“唉!人才难寻啊”之类的话,就见怪不怪了。

2020-06-16 00:40:44
牛志刚

  一个人有了非比寻常的能力,那么他就是人们所谓的“人才”。但你有没有思考过:人才是怎样炼造的呢?“鼓励与支持”炼造了人才 这种炼“才”的方法,我想在我们小荷里就已经能亲眼目睹了。那就是十二出书的女孩——嫣然。她就是“鼓励与支持”一手栽培出来的亮丽“才”花。难道不是吗?从她在小荷上发表文章起就有会员鼓励她;渐渐地,又有了很多很多地会员支持她;在她开始写《把爱寄给天使》这部书时,又有她最亲的爸爸在鼓励、支持和夸奖她。你说这难道不是“鼓励与支持”的功劳吗?至少有一些是吧。“逆境中奋斗”炼造了人才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此类事例虽非随处可见,但也不是极度稀少。曾经,一次车祸,一场大病,一寸时光,剥夺了一个少年所有的亲人,而赔偿给他的只有“冷漠”和“孤单”。但他没有屈倒在挫折之下,而是坦然积极地面对种种悲剧和现实。后来他在少数人的支助以及靠自己那顽强的奋斗精神,终于他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又一个人才。“勤奋和努力”炼造了人才 天才来自勤奋,这是从所周知的。而天才就是一种人才,所以“勤奋和努力”也是打造人才的妙法。 李时珍通过“勤奋和努力”篇写了《本草纲目》,成为医学上的人才;邓稼先勤奋努力创造出两弹元勋的伟大功绩,成为科技上的人才;袁隆平勤奋努力地研究出产量高超的杂交水稻,成为农业上的人才;贝多芬一生勤奋努力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成为音乐上的巨人……想成为人才,就要将“鼓励与支持”化为前进的动力,就要拥有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就要学会勤奋努力。只要做到这样,我想:成才之梦就不再可望不可及了。 

2020-06-16 00:45:0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