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的意义金榜题名时指古代科举考试中在殿堂上考中的进士-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永琴的问题

  【金榜题名的意义金榜题名时指古代科举考试中在殿堂上考中的进士,前三名进士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金榜题名的意义

  金榜题名时指古代科举考试中在殿堂上考中的进士,前三名进士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1回答
2020-06-13 13:3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田馨

  国古代科举制度

  【察【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2020-06-13 13:39: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